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伟大的政治家也挽救不了小国的衰亡( 二 )


此外,子产和行人子羽还通过出色外交手段化解了楚国以军队迎亲造成的危机(子产却楚逆女以兵),并于前524年在发生火灾后不惧晋国猜疑、毅然加强本国防务,维护了郑国的安全利益 。
2.在大国挑衅时,维护郑国尊严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子产陪同郑简公到晋国朝聘,晋国对郑国这个诸侯小国态度轻慢,安排的宾馆简陋狭窄,使郑国带去纳贡的礼物无法安置 。子产断然命人拆毁宾馆的墙垣,使车马得以进馆 。当晋平公派士文伯来责问子产时,子产不卑不亢地申明自己的理由和态度,句句针锋相对,义正而不阿,词强而不激,使赵文子和晋平公也为之折服,向子产谢罪,对郑简公重新礼遇 。子产凭自己的机敏和辩才为郑国争得了尊严,出色地完成了外交使命 。
从国家大局出发抵制晋国大夫对郑国驷氏立嗣问题的干涉,在这过程中子产有理有据、言辞得当,既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也多次得到了晋国方面的谅解 。
3.充分展现个人魅力
子产博学、尚辞、通礼 。在与诸侯交游的过程中他也将这些充分展现出来 。《史记·晋世家》记载:前541年晋平公问疾于子产(郑子产论晋侯疾)便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 。在其他外交场合子产也尽量依礼而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获得诸侯称赞 。他与晋国的叔向、吴国的季札等人也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
子产也还有很多理念值得借鉴:
1.实行学而后入政、择能而使之的用人制度;
《左传》记载的“子产论尹何为邑”就非常经典,这个用人理念也适用于当下 。
子皮想让尹何治理一个采邑 。
子产说:“尹何年轻,不知能否胜任 。”
子皮说:“这个人忠厚谨慎,我喜爱他,他一定不会背叛我的 。让他到那里学习一下,就会更加懂得治理政事的方法 。”
子产说:“不行 。一个人假如真正喜爱别人,那就应该让他得到好处 。现在您喜爱别人,就想让他来管理政事,这就如同让一个还不会拿刀的人去割肉一样,多半会割伤自己 。您的所谓爱人,只不过是伤害人家罢了,那么以后谁还敢求得您的喜爱呢?您在郑国如同房屋的栋梁,栋梁折断了,屋椽自然要崩塌,我也会被压在屋子底下,因此怎敢不把自己的全部想法说出来呢!譬如您有一块美丽的锦缎,您一定不肯让人用它来练习剪裁衣服 。担任大官、治理大邑,这些都是人们身家性命之所寄托,却让一个正在学习的人来担当 。大官大邑与美丽的锦缎相比,不是更加贵重吗?我只听说过学好了然后才去管理政事,没听说过就用治理政事的方式来让他学习的 。如果真这么做,一定会受到危害 。比方打猎吧,射箭、驾车这一套练熟了,才能猎获禽兽;假若从来就没有登过车、射过箭和驾过车,总是为翻车发生事故(翻车压死)而提心吊胆,那么,哪里还顾得上猎获禽兽呢?”
子皮说:“太好了!我这个人很笨 。我听说过,君子总是努力使自己懂得那些重大的遥远的事情,小人总是使自己懂得那些微小的眼前的事情 。我是个小人啊!衣服穿在我身上,我是知道加以爱惜的;大官、大邑,这是身家性命之所寄托,我却认为是遥远的事情而忽视它 。假如没有您这番话,我是不会懂得这个道理的 。从前我说过:‘您治理郑国,我治理我的封地,在您的庇荫之下,还是可以把封地治理好的 。’从现在起才知道,这样做还是不够的 。从今以后我请您允许,就是治理我的封地,也要听您的意见行事 。”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伟大的政治家也挽救不了小国的衰亡】子产说:“人心的不同,就像人的面貌一样 。我怎敢说您的面貌同我的一样呢?不过我心里认为危险的事情,还是要奉告的 。”子皮认为子产非常忠实,所以就把郑国的政事委托给他 。子产因此才能治理郑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