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叙的作用 语文阅读倒叙的作用( 二 )


(三)概括文章内容
1.提炼要素法 。记叙的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其中 , 人物和事件是最主要的 。另外需注意 , 如果文章中特意强调了时间或地点 , 那么在概括时就需加上 。
2.标题扩展法 。如果标题本身就是一个事件 , 那么就可在标题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要素进行扩展 。
3.摘录、增删语句法 。引用、整理或增删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点题句、关键句、主旨句、重点段落中心句、议论抒情句 。
4.概括法 。(何时)某人(何地)做某事 , 产生怎样的影响(结果) 。
5.段意合并法 。合并那些内容集中的段落 , 把整个文章分成几部分 。分段后 , 用一句话概括出大致意思 。然后将各段的段意合并起来就是文章主要内容 。
6.取主舍次法 。抓住重点段落、主要事件内容进行概括 。
(四)归纳文章主旨
1.记叙文(散文)的主旨:①抓住表达中心意思的语句;②抓住文章开头、结尾段中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 , 用适当的词语连贯起来;③通过结构分析来归纳中心意思 , 把文章大意连贯起来并综合概括 , 然后指出作者借此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④从时代背景入手 , 好的文章都具有时代烙印 , 能折射出特定时期特定的社会内容 。阅读时要理解文章所包含的深刻的社会和时代意义 。
2.小说的主题:①抓住文章的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 文章题目往往最先告诉人们作品要歌颂什么 , 反对什么 , 宣扬什么 , 控诉什么;②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 , 通过对三要素的具体分析 , 从而逐步分析得出小说的主题;③把握文中抒情、议论的句子 , 抒情、议论的句子就是作者表明心志的地方 , 对把握文章主旨很有帮助;④结合时代大背景才可以透彻地分析小说的主题 。
(五)品味佳词美句
1.词语
(1)词语的含义 。
①首先理解词语的本义 , 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修辞义、隐含义、临时义、情感义 。
②巧析修辞 。即紧扣词语所在的句段 , 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 , 结合作者运用的比喻、拟人、夸张、反语、双关等修辞手法 , 理解其深层含义 。
答题模式:加点词语原指……(本义) , 这里指……(语境义) , 其作用是…… 。
(2)词语表达效果(作用) 。
要分析此词的用法 , 用得怎样和写出了什么 , 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文中人物)怎样的情感 , 达到了什么效果 。
①精确性作用 。指词语(主要为动词、形容词)在表达概念上的准确、恰当 , 修饰、限制、补充性词语在表意上的精确、严密等方面的作用 。
②形象性作用 。指词语在写人、叙事、绘景中鲜明、具体、生动传神的作用(包括色彩性、音乐性)等 。
③情感性作用 。指表达喜好、热爱、赞美、颂扬或厌恶、贬损、批判、扬弃等思想倾向、感情色彩等 。注意把握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和双关义 。
④结构性作用 。指词语在全篇(或某段)中的地位以及照应、过渡、伏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推动情节发展、总领下文等方面的作用 。
答题模式:该词运用了……(词语用法) , 生动形象(简明扼要)地写出了……(表达效果) , 具有……(作用) 。
(3)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
①回答“可以”或“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 , 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 。②结合句子分析用该词突出强调(限制、说明、修饰)了…… , 更能形象(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的……(某特点) 。③加点的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等 。
(4)加点的词语能否换为另一个词 。
①回答“可以”或是“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 , 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 。②解释词义 , 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 , 原词准确、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 换了后就变成…… 。③用原词体现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或严密 , 调换后 , 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严密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 。
2.句子
(1)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
修辞
作用
比喻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把……比作…… , 具体形象地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