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是多少岁?_而立之年是几岁( 二 )


12、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 五十而知天命 , 六十而耳顺 , 七十而从心所欲 , 不逾矩 。”——《论语·为政》) , 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 , “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
13、知命之年:因为“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 五十而知天命 , 六十而耳顺 , 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 , 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
14、耳顺、花甲:均指60岁 。因为“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 五十而知天命 , 六十而耳顺 , 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 , 所以后代称60岁为“耳顺之年” 。
花甲:指人六十岁 。“花甲”即六十甲子 , 天干地支纪年 , 顺次组合从“甲子”到“癸亥”为六十年 。用干支纪年 , 错综搭配 , 六十年周而复始 。六十年成一周 , 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 。
15、还历寿:61岁的寿辰 。由于按干支纪年法 , 60年为一轮 , 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 , 故称“还历” 。
16、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 , 也就很不容易了 。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 , 人生七十古来稀 。”后人就多依此诗 , 称70岁为“古稀之年” 。
【而立之年是多少岁?_而立之年是几岁】17、喜寿:指77岁 。草书喜字似七十七 , 故特代指77岁 。
18、上、中、下寿:下寿:六十岁 。中寿:八十岁 。上寿:一百岁 。出于《庄子》 。
19、耄耋:耄 , 《盐铁论·孝养》中写道:“七十曰耄 。”《礼记·曲礼》说:“八十九十曰耋 。”耋 , 《尔雅·释言》注:“八十为耋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九十岁也可称耄耋之年 。
20、伞寿:80岁寿辰 。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 , 故称“伞寿” 。
21、米寿:指88岁 。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 , 故借指88岁 。此外 , 还含有年事虽高 , 但食欲旺盛之意 。
22、白寿:指99岁 , 百少一为99 , 故借指99岁 。
23、期颐:指百岁高寿 。期颐:期 , 朱熹讲是“周匝之义” , 即转过一圈了 , “谓百年已周” 。颐 , 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 。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 。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 。期颐指一百岁 。“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 。《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郑玄注:“期 , 犹要也;颐 , 养也 。不知衣服食味 , 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意思是:人至百岁 , 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 , 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
24、茶寿:指108岁 。茶字上面廿 , 下面为八十八 , 二者相加得108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