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方法有哪些,要注意哪些安全 废水处理方法有哪些( 二 )


(2)沉淀法 。沉淀法是利用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水的相对密度不同的原理, 借助重力沉降作用使悬浮物从水中分离出来 。根据水中悬浮颗粒的浓度及絮凝特性(即彼此帖结聚团的能力)可分为四种:
1) 分离沉降(或自由沉降) 。在沉淀过程中,颗粒之间互不聚合,单独进行沉降 。颗位只受到本身在水中的重力和水流阻力的作用,其形状、 尺寸、 质量均不改变,下降速度也不改变 。
2)混凝沉淀(或称作絮凝沉降) 。混凝沉降是指在混凝剂的作用下,使废水中的胶体和细微悬浮物凝聚为具有可分离性的絮凝体,然后采用重力沉降予以分离去除 。混凝沉淀的特点是在沉淀过程中,颗粒接触碰撞而互相聚集形成较大絮体,因此颗粒的尺寸和质量均会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其沉速也随深度 而增加 。
常用的无机混凝剂有硫酸铝、 硫酸亚铁、 三氯化铁及聚合铝;常用的有机絮凝剂有聚丙烯酷胶等,还可采用助凝剂如水玻璃、 石灰等。
3)区域沉降(又称拥挤沉降、 成层沉降) 。当废水中悬浮物含量较高时,颗粒间的距离较小,其间的聚合力能使其集合成为一个整体,并一同下沉,而颗粒相互间的位置不发生变动,因此澄清水和混水间有一明显的分界面,逐渐向下移动,此类沉降称为区域沉降 。加高浊度水的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中的沉降(在沉降中后期)多属此类 。
4)压缩沉淀 。当悬浮液中的悬浮固体浓度很高时,颗粒互相接触、挤压,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下层颗粒间隙中的水被挤出,颗粒群体被压缩 。压缩沉淀发生在沉淀池底部的污泥斗或污泥浓缩池中,进行得很缓慢 。依据水中悬浮性物质的性质不同,设有沉砂池和沉淀池两种设备 。
沉砂池用于除去水中砂粒、煤渣等相对密度较大的元机颗粒物 。沉砂池一般设在污水处理装置前,以防止处理污水的其他机械设备受到磨损 。
沉淀池是利用重力的作用使悬浮性杂质与水分离 。它可以分离直径为20~100μ,m以上的颗粒 。根据沉淀池内的水流方向,可将其分为平流式、辐流式和竖流式三种 。
①平流式沉淀池 。废水从池一端流人,按水平方向在池内流动,水中悬浮物逐渐沉向池底,澄清水从另一端溢出 。
②辐流式沉淀池 。池子多为圆形,直径较大,一般在20~30m以上,适用于大型水处理厂 。原水经进水管进入中心筒后,通过筒壁上的孔口和外围的环形穿孔挡板,沿径向呈辐射状流向沉淀池周边 。由于过水断面不断增大,流速逐渐变小,颗粒沉降下来,澄清水从其周围溢出汇入集水槽排出 。
③竖流式沉淀池 。截面多为圆形,也有方形和多角形的 。水由中心管的下口流入池中,通过反射板的阻拦向四周分布于整个水平断面上,缓缓向上流动 。沉速超过上升流速的颗粒则沉到污泥斗,澄清后的水由四周的埋口溢出池外 。
在污水处理与利用的方法中,沉淀(或上浮)法常常作为其他处理方法前的预处理 。如用生物处理法处理、污水时,一般需事先经过预沉池去除大部分悬浮物质,以减少生化处理时的负荷,而经生物处理后的出水仍要经过二次沉淀池的处理,进行泥水分离以保证出水水质 。
(3)浮选法 。将空气通人污水中,并以微小气泡形式从水中析出成为载体,污水中相对密度接近于水的微小颗粒状的污染物质(如乳化油等)附在气泡上,并随气泡上升到水面,然后用机械的方法撇除,从而使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得以从污水中分离出来 。疏水性的物质易气浮,而亲水性的物质不易气浮 。因此有时为了提高气浮效率,需向污水中加入浮选剂改变污染物的表面特性,使某些亲水性物质转变为疏水性物质,然后气浮除去,这种方法称为“浮选” 。
气浮时要求气泡的分散度高,量多,有利于提高气浮的效果 。泡沫层的稳定性要适当,既便于浮渣稳定在水面上,又不影响浮渣的运送和脱水 。产生气 泡的方法有两种:
1)机械法 。使空气通过微孔管、微孔板、带孔转盘等生成微小气泡 。
2)压力溶气法 。将空气在一定的压力下溶于水中, 并达到饱和状态, 然后突然减压, 过饱和的空气便以微小气泡的形式从水中逸出 。目前废水处理中的气浮工艺多采用压力溶气法 。
气浮法的主要优点有:设备运行能力优于沉淀池, 一般只需15~20min即可完成固液分离, 因此它占地少, 效率较高;气浮法所产生的污泥较干燥, 不易腐化, 且系表面刮取, 操作较便利;整个工作是向水中通人空气, 增加了水中的潜解氧量, 对除去水中有机物、 藻类表面活性剂及臭味等有明显效果, 其出水水质为后续处理及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