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是哪个国的_中国有几个炎帝陵( 二 )


【16/3】7、沿炎帝大道途经神农镇
位于山西晋城高平市北部 , 镇治距市区10公里 , 原为团池乡 , 2000年改现名 。神农镇自古就是泽、潞两府的分界地 , 因神农故里命名 。
神农镇东有虎头山和韩王山 , 西有郎公山 , 北有羊头山 , 三面环山 , 东仓河、西仓河从北向南流经全境 。境内地势复杂 , 沟壑纵横 , 平地较少 , 大部属丘陵和半山区 。
【16/3】8、沿炎帝大道途经神农镇到炎帝陵景区
位于高平市神农镇庄里村南 , 建筑面积1万多平米 , 大小殿宇291间 。炎帝陵古建筑群均为全木结构 , 采用晋东南传统祭祀建筑手法和宋式建筑风格 , 以彰显炎帝陵久远的历史风貌 。中轴线上由低到高次第建有牌坊、山门、功德殿、始祖殿和炎帝大殿 , 东西两侧配有百草殿、五谷殿、溯源堂、根源堂、医药堂、农耕堂和游客接待中心 。
【16/3】9、炎帝点燃了高平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高平是人类最早活动区域之一 , 早在一万四千年之前就有人类生活 , 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期 , 中华始祖炎帝神农氏就在这里种五谷、尝百草、教民耕 , 完成了从渔猎到农耕、从游牧到定居这一人类历史上 的重大转折 , 奠定了“以农立国”的基础 , 开创了原始的农耕文明 , 点燃了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
高平是人类最早活动区域之一 , 早在一万四千年之前就有人类生活 , 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期 , 中华始祖炎帝神农氏就在这里种五谷、尝百草、教民耕 , 完成了从渔猎到农耕、从游牧到定居这一人类历史上 的重大转折 , 奠定了“以农立国”的基础 , 开创了原始的农耕文明 , 点燃了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
【16/3】10、炎帝误食“百足虫”长眠于此
炎帝陵 , 俗称“皇坟” , 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神农炎帝之陵寝所在地 。在7000年前的远古时期 , 神农炎帝在以羊头山为中心的上党地区种五谷、尝百草、制耒耜、立历法 , 开创了农耕文明 。晚年 , 炎帝在高平尝百草时误食一种有毒的“百足虫” , 逝世后长眠于此 。
【16/3】11、炎帝陵冲天石牌坊
四柱三枋式冲天石牌坊 , 昭示着始祖炎帝为人类的发展做出的丰功伟绩 。
【16/3】12、步入炎帝陵石牌坊朝圣大道
朝圣大道全长500米 , 宽12米 , 整条大道全部为高平当地黄砂岩铺墁 , 象征5000年古老的中华文明 。入口处采用四柱三坊式冲天石牌坊 , 宋式风格 , 高12米 , 宽24米 , 古意盎然 , 气势雄伟 。牌坊摺柱花板正面摹刻“炎帝陵”三个金字 , 背面携四个行楷大字“福佑中华” 。
【16/3】13、登上炎帝陵天梯
天梯上承炎帝广场 , 下接朝圣大道 , 长95米 , 宽12米 , 共12个梯段108个台阶 , 中间镶嵌12块雕龙丹陛石 。数字“12”蕴含一年有12个月 , 一天有12时辰之意 , “108”为12个月、24节气、72候之和 , 代表炎帝“制历分时”之功德 。天梯每个梯段9个踏步 , 每个平台进深5米 , 丹陛石两侧台阶宽均为5米 , 寓意炎帝九五至尊的崇高地位 。左右栏板雕刻有五谷图和百草图 。天梯两侧是坡地绿化景观 , 选取“火”“谷穗”“耒耜”“陶罐”等元素构成炎帝文化的缩影 。
【16/3】14、进入炎帝广场山门
到达炎帝陵山门就开始收票了 , 六十岁以上免费进入 。山门也就是门岗 。
山门 , 又称“三门殿”、“四季殿” 。殿身面阔5间 , 进深2间 , 歇山顶 , 建筑面积347.06平方米 。两侧墙壁绘有炎帝四大臣子“四季神”的画像 。句芒为春神 , 主管万物生长;祝融为火神 , 《晋书》记载“帝高阳之子重黎(祝融本名)为夏官”;禺号为海神 , 主管水和万物生长、丰收;后土为土神 , 掌管大地山川和万物休养 , 被尊为“大地之母” 。
【16/3】15、走近炎帝陵中轴线上功德殿
炎帝陵中轴线上第三大殿 。面阔7间 , 进深3间 , 歇山顶 , 建筑面积623.4平方米 。殿内东西两侧壁画向世人展示了神农炎帝发现五谷、教民耕种、垦渠凿井、制麻为布、首倡交易、五弦礼乐、作陶为器、发明医药、筑墙为城、炎黄结盟等十大功绩 , 再现了远古时代的生活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