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区有哪些街道_西安灞桥区有哪些( 三 )


1949年10月~1954年12月 , 境内基层政权组织分别由长安县人民政府和西安市第十区人民政府领导 。
1950年4月 , 曹堡区撤销 , 将6个乡划归狄寨区 , 4个乡并入灞桥区 。1951年6月 , 区划调整 , 将新筑区下辖的9乡1市调整为13个乡 。西安市第十区所辖的两个乡未变 。
1954年2月 , 狄寨、灞桥、新筑3个区依次改称长安县第四、第五、第六区 。西安市十区所辖的两乡未变 。
1955年1月 , 西安市辖区扩大 , 将长安县所辖第四区的一部分共6个乡和第五区12个乡划归西安市 , 成立西安市灞桥区 。当时尚未划归灞桥区管辖的区乡仍由长安县和西安市长乐区(第十区改称)管辖 。灞桥区下辖18个乡 。4月 , 将原来的18个乡调整为14个乡;5月 , 长安县第四、第六区改称狄寨、新筑区 。
1956年5月 , 灞桥区将14个乡合并调整为6个乡和1个街道办事处;长乐区将第一、二乡及部分村庄合并为十里铺乡;长安县撤销狄寨区 , 将所辖6乡合并为狄寨乡 。1957年7月 , 将长乐区撤销并入灞桥区 , 所辖十里铺、等驾坡、韩森寨3个乡改归灞桥区管辖 。8月 , 撤销韩森乡 , 成立韩森寨、胡家庙、沙坡3个街道办事处 。灞桥区共辖8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 。
1958年9月 , 灞桥区在8个乡和4个办事处的基础上 , 建立红旗、红星、红光3个农村人民公社 。同时长安县的狄寨乡和新筑区分别建立狄寨人民公社和新筑人民公社 。同年10月 , 狄寨公社划归灞桥区 , 并入红旗公社 。12月 , 长安县新筑公社和高陵县耿镇公社划归灞桥区管辖 , 合并为新筑人民公社 。1960年5月增设纺织城公社 , 下辖8个工厂家属管理区;官厅管理区并入席王管理区;岳家沟、鲁峪两个管理区合并组成洪庆人民公社农场 。7月 , 十里铺管理区并入胡家庙公社 。
1960年5月实行城市人民公社化 , 灞桥区撤销红旗、红光、红星3个农村人民公社建制 , 分别成立纺织城、长乐、洪庆3个城市人民公社 。1961年4月 , 公社规模划小 , 灞桥区4个人民公社划分为15个人民公社 。1962年1月 , 洪庆人民公社增建庆华人民公社 , 6月撤销 , 并入洪庆人民公社 。7月将胡家庙公社划入新城区;东关公社划入碑林区 。1963年9月 , 耿镇回归高陵县 , 由原耿镇、新筑、水流3个公社的部分村队组成新合公社 。
1964年10月 , 将碑林区的兴庆公社划旧灞桥区 。1965年10月 , 灞桥区建制撤销 , 将韩森公社、纺织城公社划归新城区 。其余各乡划归西安市郊区管辖 。
1966年5月 , 灞桥区内10个农村公社和纺织城公社仍分别归西安市郊区和新城区领导 。10月 , 洪庆、水流、新合、十里铺、席王、狄寨、毛西等7个公社依次更名为红星、火炬、永红、向阳、曙光、红原、立新公社 。1968年2月至10月 , 各公社陆续成立革命委员会 。
1972年5月 , 改名的7个公社恢复原名 。
1976年10月~1980年3月 , 灞桥、洪庆、新筑、水流、新合、十里铺、红旗、席王、狄寨、毛西等10个人民公社革委会仍归西安市郊区革委会管辖 , 纺织城人民公社革委会仍归新城区革委会管辖 。
1980年4月 , 灞桥区建制恢复 , 纺织城街道办事处由新城区划归灞桥区 。5月 , 将各公社革委会改为管委会 。1984年5月 , 将各公社改为乡 。1985年4月4日 , 将灞桥、洪庆两个乡改为镇 。1988年11月将毛西乡更名为“霸陵乡” 。至1993年12月 , 灞桥区下辖8个乡(新筑、水流、新合、十里铺、红旗、席王、狄寨、霸陵)2个镇(灞桥、洪庆)1个街道办事处(纺织城) 。229个行政村、427个自然村、27个居民委员会、58个家属委员会 。
1996年 , 灞桥区面积322平方千米 , 人口41.1万人 。辖5个街道、3个镇、3个乡:纺织城街道、洪庆街道、红旗街道、席王街道、十里铺街道、新筑镇、灞桥镇、狄寨镇、新合乡、水流乡、灞陵乡 。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 全区总人口494084人 , 其中:纺织城街道95596人、十里铺街道45830人、红旗街道55513人、席王街道42585人、洪庆街道67649人、狄寨镇35016人、灞桥街道50018人、新筑镇39154人、灞陵乡20717人、新合乡21227人、水流乡20779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