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奥运会开幕式 1940年奥运会 1940东京奥运会( 二 )


在启动称霸亚太地区战争机器的时刻,通过举办奥运会欺世盗名显然已经无足轻重;在军方压力下,嘉纳治五郎宣布日本无法举办奥运,开罗会议后,嘉纳治五郎在回国途中因病郁郁而终 。
关于日本最终取消举办奥运会,2014年,日本国会图书馆整理出了因战争化为泡影的“1940年东京奥运会”相关资料,并在官网上公开 。档案显示,日本当时正发动战争,国内钢铁极度匮乏,导致无法建设奥运场馆,最终被迫放弃举办奥运活动 。
据国会图书馆介绍,日本为纪念神话中的神武天皇即位2600年从1930年开始着手申办1940年东京奥运会 。强烈希望能在这一重要年份举办奥运会的日本申奥官员于1934年会见了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成功劝说意大利放弃申奥 。
虽然此事后来引发舆论哗然,但日本还是在1936年获得了奥运主办权 。然而,随着战争愈演愈烈,日本因为缺少钢铁无力新建比赛场馆,即使提出用木材替代的方案也无法阻止国内外要求放弃举办的呼声,这届奥运会最终在1938年被取消 。
此后,直到1964年,日本东京才举办了夏季奥运会,这是奥运会第一次在亚洲城市举办 。2020年,夏季奥运会将回到东京,这是亚洲国家首次二度举办奥运会 。
日本的退出,让奥运会组委会如释重负,很快决定由芬兰的赫尔辛基主办1940年奥运会;并致函中国奥委会,正式邀请中国参加第12届奥运会 。当已经同国民政府一起西迁重庆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闻讯后,立即召开董事会议 。
国际奥委会委员、时任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会长的王正廷,在会上激动地说:“在我国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战期间,中国代表团如能举旗出现在奥运会的赛场上,这对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和我们抗战军民来说,将会是多么大的鼓舞!”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作为第12届奥运会的主办国芬兰也卷入了战争 。1940年1月1日,芬兰通知国际奥委会放弃主办权 。最终,因为法西斯国家发动侵略战争,并使战争蔓延至全世界,第12届、第13届连续两届奥运会停办,这一段时间被称为奥运史上的“最黑暗时期” 。1948年是二战结束后的第一个奥运年,曾经获得第13届举办权的伦敦,成为第14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 。中国奥运代表团由王正廷带队,远渡重洋参加了这届奥运会 。中国奥运代表团33名运动员参加了5个项目的比赛 。德国和日本是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侵略战争国家,被撤销了参赛资格 。
在奥林匹克大家庭中,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享受着“人类青春4年一度的绽放”,而这,正是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当年的梦想 。
即使美好梦想有时会被残酷现实击得粉碎,但是不放弃梦想,才有圆梦的希望 。
而对于奥林匹克这项古老的运动而言,它必须能够团结这个星球上尽可能多的民族、尽可能多的人民;同时,奥林匹克运动还必须展现出,人类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超越自身的困境 。
或许,奥运会不能改变世界;但是,奥运会能够影响世界 。
链接|“神圣休战”与奥林匹克
古希腊奥运会源起于公元前884年签订的《神圣休战条约》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斯巴达人与占据奥林匹亚的伊利斯人进行了长年的征战,使两个城邦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后来在希腊其他城邦的调解下,斯巴达王和伊利斯王同意尊奉天神宙斯的意愿,并签订了《神圣休战协定》 。
《神圣休战条约》规定:希腊各城邦不管任何时候进行战争,都不允许侵入奥林匹亚圣区 。即使是战争发生在奥运会举行期间,交战双方都必须宣布停战,准备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 。停战时间开始规定1个月,后延至3个月 。并提出,停战期间,凡是参加奥运会的人,都将受到神的保护,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
当时,《神圣休战条约》起到了熄灭战火的保障作用,奠定了把奥运会作为团结、和平、友谊象征的基础 。同时,《神圣休战条约》也保证了古奥运会顺利举行,没有因为战争而中断,这对维护促进各城邦之间的团结友谊起到了积极作用 。
1992年,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决定恢复该传统 。1993年,由184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联合签署,国际奥委会向联合国递交奥林匹克休战议案,呼吁联合国各成员国在奥运会开幕和闭幕前后各一周,以及奥运会期间休战 。议案获所有成员国的一致通过 。(来源:央视《百姓故事》、中新网、《东方早报》、《财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