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刮刀和三棱刮刀-三角刮刀是干什么用的( 五 )


2)单色组合(也称复合色):由两种色调构成 。描述时,次要颜色在前,主要颜色在后,如灰白色粉砂岩,以白色为主,灰色次之 。单色组合也有色调深浅之分,如浅灰绿色细砂岩、深灰绿色细砂岩 。
3)杂色组合:由三种或三种以上颜色组成,且所占比例相近,即为杂色组合,如杂色砾岩 。
3.含油、气、水情况
岩心的含油、气、水情况是岩心描述的重点内容之一 。描述时既要进行详细观察,做好文字记录,还应做一些小型试验,以帮助判断地层的含油气丰富程度 。
(1)含油产状
含油产状是指油在岩心纵向、横向上的分布状况 。观察含油产状时,要将含油岩心劈开,在未被钻井液侵入的新鲜面上观察岩心含油情况与岩石结构、胶结程度、层理、颗粒分选程度的关系 。描述时,可用斑点状、斑块状、条带状、不均匀块状、沿微细层理面均匀充满等词语分别描绘不同的含油产状 。
(2)含油饱满程度分三种情况描述
1)含油饱满:颗粒孔隙全部被原油充满,达到饱和状态 。岩心呈棕褐色或黑褐色(视原油颜色而不同),新鲜面上油汪汪的,出筒时原油外渗,染手,油脂感强 。
2)含油较饱满:颗粒孔隙被原油均匀充填,但未达到饱和状态,颜色稍浅,新鲜面上原油均匀分布,没有外渗现象,捻碎后可染手,油脂感较强 。
3)不饱满:颗粒孔隙的一部分或不同程度被原油充填,远未达到饱和状态,颜色更浅,呈浅棕褐色或浅棕色,新鲜面上发干或有含水迹象,油脂感弱 。
(3)含油级别
碎屑岩的含油级别主要根据含油产状、含油饱满程度、含油面积等综合考虑确定 。目前石油行业主要分为以下 6 个含油级别:
1)饱含油:含油面积大于或等于 95%,含油饱满,分布均匀,孔隙充满原油并外渗,颗粒表面被原油糊满,局部少见不含油斑块和条带,棕色、棕褐色、深棕色、深褐色、黑褐色,看不见岩石本色,油脂感强,极易染手,原油味浓,具原油芳香味,滴水不渗呈圆珠状 。
2)富含油:含油面积在70%~95%,含油较饱满,分布较均匀,有封闭的不含油斑块或条带,棕色、浅棕色、黄棕色、棕黄色,不含油部分见岩石本色,油脂感较强,手捻后易染手,原油味较浓,具原油芳香味,滴水不渗呈圆珠状 。
3)油浸:含油面积在40%~70%,含油不饱满,含油呈条带状、斑块状不均匀分布,浅棕色、黄灰色、棕灰色,含油部分看不见岩石本色,油脂感弱,可染手,有水渍感,原油味较淡,含油部分滴水呈半珠状,不渗至缓渗 。
4)油斑:含油面积在5%~40%,含油不饱满、不均匀,多呈斑块状、条带状或星点状,颜色以岩石本色为主,油脂感很弱,可染手,原油味很淡,含油部分滴水呈半珠状,缓渗 。
5)油迹:含油面积小于5%,含油极不均匀,肉眼可见含油显示,呈零星斑点状或薄层条带状分布,基本呈岩石本色或微黄色,无油脂感,不染手,略有原油味,含油部分滴水,一般缓渗至速渗 。
6)荧光:肉眼看不见含油部分,荧光系列对比在六级或六级以上,颜色为岩石本色 。
(4)含油、气、水实验及观察
1)四氯化碳(CCl4)试验:将岩样捣碎,放入干净试管内加入约两倍的四氯化碳或氯仿,摇匀浸泡10min,若溶液变为淡黄、棕黄或棕褐、黄褐等色时,证明岩心含油 。若溶液未变色,可将溶液倾在洁白干净的滤纸上,待挥发后用荧光灯照射,观察滤纸上的颜色产状并做好记录 。
2)丙酮试验:将岩样粉碎,放入试管内,加两倍于岩样体积的丙酮,摇匀后,再加入与丙酮体积等量的蒸馏水 。如含油,则溶液变混浊;若无油,则仍保持透明 。
3)含气试验:在地下,岩层的孔隙、裂缝空间常被液体或气体充填 。岩心取出地面后,由于压力逐渐降低,岩心里的气体就要外逸 。试验方法是把刚出筒的岩心立即冲去岩心表面的钻井液,并把岩心放入预先准备的一盆清水中进行观察,看看有无气泡冒出 。若有气泡,应记录冒出气泡的部位、强弱、声响程度、气味、数量及延续时间等内容,供油气层综合解释时参考 。
4)含油砂岩的含水程度观察:观察含油岩心劈开面的含水程度,对判断含油岩心是油层、水层或油、水同层有一定实际意义 。
观察时应将岩心劈开,看新鲜面上含油部分颜色是否发灰(含水时呈灰色),有无水外渗,然后进行滴水试验 。
滴水试验常是用滴管把水滴在含油岩心的新鲜面上,观察水的渗入速度和停止渗入后所呈现的形状 。通常根据渗入速度和形状可分为五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