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 五 )


(5)渔业基础较为薄弱 。全省虽有淡水水面2.2万公顷,但利用极差,现仅利用部分塘库水面发展水产养殖 。
农业区
全省大致可分为4大农业区:
(1)陇南山地林农区 。区内的白龙江、西秦岭、嘉陵江、小陇山等林区天然及次生林分布广,生物资源丰富,并有亚热带经济林、野生珍贵动物和药材等 。农作有冬麦、水稻、秋杂粮、玉米,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 。
(2)甘南高寒牧农区 。海拔3000米以下的谷地可种植耐寒农作物;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为纯牧区,是全省主要牧场 。大夏河及白龙江中上游为重要林区,有较丰富的野生珍贵动物及药材 。
(3)陇中黄土旱农区 。有太子山、马衔山、陇(关)山及子午岭等天然及次生林区 。从南至北,由冬麦、玉米、高粱二年三熟逐渐向春麦、夏杂粮、马铃薯、糜谷一年一熟地带和半农半牧区变化 。中南部河谷川塬为全省产粮中心;中北部梁峁沟壑,广种薄收,水土流失及旱灾严重 。
(4)河西绿洲灌溉农区 。祁连山地东段阴坡有以云杉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与名贵药材 。广大地区为天然牧场及荒漠牧区 。绿洲农区为河西地区精华所在,耕地面积约占全省的17%,水浇地面积则约占全省的56%,适宜于小麦、玉米和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的发展,每年提供的商品粮约占全省的一半以上,是甘肃和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本区属春麦夏杂粮、玉米、糜谷一年一熟地带 。盛产优质棉花、大麻、甜菜、油菜、瓜果等经济作物 。
工业
甘肃近代工业始于19世纪70年代 。直至20世纪50年代初期,仅玉门油矿初具规模,工业基础甚为薄弱 。50年代以后,甘肃为中国内地重点建设省区之一,现已建为中国重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石油机械基地和中国西北工业较发达省区 。工业主要分布于省内各大河谷、重要交通线及主要矿产地 。其中,兰州市是甘肃重要的机械、石油、化工及纺织工业基地,天水市也为重要工业城市,为省内机械、电工器材和纺织工业基地 。
(1)甘肃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其中以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和机械工业等基础较好,在中国工业体系中地位重要 。其次,有电力、煤炭、钢铁和建材等工业部门 。甘肃石油开采较早,石油河中游的玉门(老君庙)油矿是中国最早的石油工业基地,陇东的庆阳城则为长庆石油产地的中心 。炼油工业以兰州为重要,主要生产多品种、高档的石油产品 。化学工业则生产化纤及化肥等产品,所产合成橡胶居全国首位 。机械工业主要生产石油化工、矿山勘探及采掘、通用机器等多种工业机械和铁路车辆、汽车修造等交通运输机械以及农业机械等 。电力工业以兰州及其附近地区规模为较大,兰州西固热电站与新建的刘家峡(见刘家峡水电站)、盐锅峡、八盘峡3座大型水电站组成了兰州电力网 。钢铁工业主要有酒泉钢铁联合企业,生产钢铁、焦炭等产品,采煤工业较大的有窑街、靖远、阿干镇和华亭等煤矿 。省境有色金属矿藏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有色金属矿藏达60处,其中大型、特大型矿床有9处 。矿藏中的镍、钴等13种金属的储量居中国首位 。1990年10种主要有色金属共生产25万多吨,居中国第3位 。其中氯化稀土元素综合生产能力居世界第3位 。白银(铜、铅、锌、铝)、金川(镍、铜、钴及铂族元素)、靖远(稀土)、西成(矿产品)为本省四大有色金属生产基地 。
(2)轻工业以食品和纺织为主,其他有制革、医药、造纸等 。其中,食品工业中以粮油加工分布最为普遍 。纺织工业有毛纺、棉纺和化学纤维纺织等 。所产毛毯、地毯等产品远销国外 。传统手工艺品以酒泉夜光杯、天水雕漆和甘肃洮砚等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