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毒死之说可信程度有多大?揭其死因之谜( 二 )


清史研究者对这个问题也是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
30年代初,清史研究的第一位开拓者孟森认为,康熙当时的病势并不重,突然死亡,“不能无疑”,“参汤一碗之说……至少不能无同等之嫌疑也 。”而隆科多身任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三营统领,掌握警跸中的武装力量,和年羹尧为川陕总督,以封疆大吏支持胤禛,都是这一事件的“机括所在” 。(见《明清史论著集刊》下册)
王钟翰在解放前写成的《清世宗夺嫡考实》一文和孟森的看法一致,他并且引用意大利人马国贤身临其境目击其事的记载:“驾崩之夕,号呼之声,不安之状,即无鸩毒之事,亦必突然大变,可断言也 。”
近年来,随着清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出现了两种不见意见 。
网络配图
一种意见认为,康熙是被毒死无疑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许曾重撰文说,西征之役即将结束时,胤禵返京即位几成定局,胤禛因此采取断然手段 。十一月十二日晚,在严密控制畅春园的情况下;隆科多在食品中放入毒药,致使康熙死去 。(见《清史论丛》第4辑)
另一种意见认为,康熙是久病缠身,因感冒引起其他症状导致死亡 。南开大学历史系冯尔康的文章指出,康熙身边警卫森严,时有提防,不可能被人暗害 。毒死之说是经不住推敲的 。(见《故宫博物院院刊》1981年第3期)看来还需要对现有史料进行全面综合与比较,通盘考察,加强分析,去伪存真,才能揭开这一历史事件的真相 。
【康熙毒死之说可信程度有多大?揭其死因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