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为何说光绪此生最不痛恨的的人是慈禧?( 二 )


网络配图
杨锐胆小,将密谕扣住不传他人,光绪等不到回音,急不择路,于八月初一、初二连续两次召见袁世凯,提升他为侍郎衔,让他专办练兵事宜,想以此使袁世凯感恩报德,效忠皇帝 。同时,光绪帝于八月二日还有一道密谕给林旭,让他转告康有为迅速离京 。林旭将两道密谕同时转给康有为、谭嗣同等人,大家看了十分感动,但都束手无策,最后也觉得只有拉袁世凯,由谭嗣同出面请袁世凯,马上举兵,先杀掉荣禄,回兵包围颐和园 。袁世凯表面上满口答应,八月五日回到天津,却在八月六日马上向荣禄告密 。
八月初四日,慈禧太后由颐和园回城,住中南海仪鸾殿,第二天祭蚕神,当即回颐和园 。回园顷接荣禄密电,马上乘轻轿返城,重返南海瀛台 。返瀛台后立即传光绪来见,见到光绪,慈禧太后破口大骂,骂他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在以慈禧为首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镇压下,变法运动最终失败,康有为、梁启超出逃,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遇害,光绪本人亦被软禁在中南海瀛台,他的政治生涯实际上到此已经结束 。此后,光绪度过了十年没有人身自由的囚徒生活 。他虽然名义上仍保持着皇帝的名位,但实际已没有了皇帝的权力 。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又将光绪挚爱的珍妃囚禁在钟粹宫后北三所,并且给她立下了一条规矩,今后不许觐见皇上 。
南海瀛台,与水云榭岛、琼华岛分处太液池三海之中,象征东海三仙岛蓬莱、瀛洲、方丈 。瀛台四面环水,只在北端架一板桥,通至岸上,板桥中间有一段是活动的,光绪被囚此之后,慈禧太后便命令人把桥板撤掉了,以免光绪帝走出瀛台岛 。
瀛台的中心建筑为涵元殿,殿后为涵元门,门外为翔鸾阁,阁下即木吊桥 。殿前为香扆殿,该殿从北面看为单层,从南面湖边看则为两层,名为“蓬莱阁” 。光绪住在涵元殿里,太监每天送饭时架起桥板,走到瀛台来,用饭完毕,就抽掉桥板 。光绪心情十分忧郁,万般无奈之中写下了“欲飞无羽翼,欲渡无舟楫”等诗句 。冬天三海结冰,从瀛台不通过木桥也可以从冰上到达岸边 。据说有一次光绪带了小太监踏冰离开瀛台,被发现后,总管太监李连英立刻下令凿冰,以防光绪离开 。光绪十分想念心爱的珍妃,传言他让小太监暗中给珍妃送信,偷偷相会 。每到此时,他更加痛恨出卖自己的袁世凯,临死之时,他不言不语,用手在空中写着“斩袁”两字 。
涵元门内东向为庆云殿,殿内挂有一副《宋司马光谕人君用人之道》立轴,跋文是:“光绪丙午(1906)十月上浣录,臣全忠敬书 。”还有一些匾额斗方之类,下款都写着“臣全忠敬书” 。其实这都是光绪的御笔,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光绪试图以对慈禧太后称臣,表明自己忠于慈禧太后的心迹,来换取老佛爷的谅解 。可此时,慈禧太后又怎么能让光绪再次亲政呢 。
究光绪帝病情自二十四年逐渐加剧,终致不起之原由,实与戊戌变法失败有着直接的关系 。光绪被囚禁在瀛台后,慈禧太后曾欲废之而另立他人 。光绪也知其用心,日夜担惊受怕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此举虽未能实现,可光绪也难脱囚禁之牢笼 。明知岌岌可危,亦只有坐以待毙,心中十分忧伤 。他曾仰天长叹:我还不如汉献帝啊!因而病势日渐加重,自不待言 。
网络配图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一日(1900年8月15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慈禧仓惶出逃 。相传临行前还不忘处置珍妃,令太监崔玉贵把珍妃推到宁寿宫外的井中害死 。当光绪得知珍妃的死讯后,精神彻底崩溃,旧病复发,日趋沉重,再也无法康复 。由此可见,从光绪自幼多病,到青年以后的病情逐步加重,都与他的政治处境和精神生活密切相关 。可见慈禧的长期压制和打击,是光绪致病的重要原因,从这一点谈来,民间传说是慈禧置光绪于死地,则又并非全无道理 。尤其是在戊戌政变以后被囚禁的十年漫长岁月中,他一方面悲观失望,前途渺茫,一方面又日夕担心受怕,心情紧张,生活上更无人细心照料,使得他的病情不断加重恶化,终至不治 。不过,无论光绪究竟死于何因,都与他在清廷遭受的控制与打击,在精神与意志上受到的压制与摧残,在身心上经受的折磨,甚至其骨肉亲情也被拆散有着直接的联系 。真可谓,光绪一生没有过上一天舒心的日子 。其实,这也就是他多病缠身的根源 。因此可以认为,年轻的光绪之死,与慈禧控制下的清王朝黑暗腐败密切相关 。如果说光绪入宫为帝,是出于一种政治需要,那么他的死去,也未必不是清廷政治腐败的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