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连续14天坚守抗疫一线,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7岁
11月26日,36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来到大连康复中心——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继续进行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和康复治疗后,他们将回归正常生活。然而就在27日凌晨,大连康复中心医疗保障组副组长、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沙琳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生命的刻度永远定格在了47岁。
连续14天坚守在抗疫一线,日夜奋战,全力协调筹集医疗设备、防疫物资及药品耗材等医疗救治物资,沙琳终因过度劳累,导致心源性猝死。他留下手机里每天近200条的通话和微信沟通记录,留下笔记本中密密麻麻的工作要点和思路,留下院区内忙碌奔走的足迹。
文章插图
3天筹集医疗设备及防疫物资200余种
11月3日,大连发生新冠肺炎疫情;11月15日,经国家专家组论证,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被紧急征用,作为大连康复中心收治新冠康复期人员。
被紧急征用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正处于筹建阶段,病房虽然达到入住条件,但相关医疗救治设备、防疫物资及医用耗材等都需要从零开始准备,作为大连康复中心医疗保障组副组长,沙琳身先士卒,在短短3天就紧急筹集医疗设备及防疫物资200余种,并带领分管部门同事迅速建立起物资管理流程、制度。
文章插图
“我记得非常清楚,11月13日,那是个周六的中午,我们正吃饭时,他突然接到医院的电话,说因为新冠疫情,有可能要启用附属三院承担部分任务,需要他立刻开始准备。沙琳扔下饭碗,拿起外套就跑出去了。”沙琳妻子郭然回忆说。
“随后的日子他越来越忙,早上天蒙蒙亮就出发,晚上我都不知道他几点回来,想等他,给他热点饭菜,但我常常都迷糊好几次了,醒来他还没回家。即便回到家也是电话、微信不断。对此我曾不大理解,问他这么工作不是要累坏的节奏吗?他说‘疫情当前,作为党员我必须冲在前面,而且我是普兰店人,我想为家乡多做点有意义的工作’。”郭然回忆道。
郭然是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一名医生,与沙琳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就在大连工作。“我知道一个病房从无到有需要多少医疗设备、物资,疫情当前,临床需要的大小物件要马上配备安装,现订货都来不及。”
翻看物资清单,一行一列,每一项名称、每一个数字都凝结着沙琳的心血。一个标准化病区,需要的标准化医疗设备及物资64种之多,大到除颤仪、呼吸机、心电图机,小到输液贴、纱布、胶布、棉签。而要接收新冠康复人员,还要配备标准化防护物资,防护服、防护面屏、隔离鞋套、N95口罩等15种防疫物资,这些都是防护级别高的耗材,且需要持续补充。
一天在病房楼里走了两万一千步
“沙琳绞尽脑汁,与不同部门协调。只言片语中,我能够感受到他担负的重压和焦心劳神,但他仍然全力以赴,一心想把所有工作都做到最好。”郭然回忆道。每当解决了一些较大的问题,沙琳回家就能高兴地夸自己两句,否则就坐在角落里,眉头紧锁、冥思苦想,一会儿拿笔写写,一会儿拨个电话。
11月17日,沙琳回来很晚,“他疲惫中透着兴奋告诉我:‘今天终于配齐了一个病区的医疗物资,可以收患者啦!’那天晚上他高兴得不得了,还掏出手机给我看,一天就在病房楼里走了两万一千步”。
文章插图
11月18日,大连康复中心正式启用,次日顺利接收第一批康复人员。
- 马媛媛|诸城小伙伏贵欣:半年连续捐献两次
- 邓女士|连续工作10天后,他倒在岗位上——追记威宁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五中队指导员李周相
- 邓女士|连续工作10天后,他倒在岗位上
- 红十字博爱|福建省连续24年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受助群众60多万户
- 晕倒|连续通宵加班宁波80后基层干部走路晕倒
- 渔船|大连:一艘渔船触礁进水 3名遇险船员获救
- 羽绒服|连续十七载爱心助学 爱心企业为山区学子送关怀
- 广西医科大学|2022年第1天,这个26岁小伙让7个人重获新生!
- 管理部|大连火灾致一名消防员因公殉职 应急管理部:批准崔富帅为烈士
- 昆明医科大学|12年救治1.5万名伤病员!云南“公益博士”周国忠再攀医学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