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弄懂社群运营之—内容篇( 二 )


如果你在标题提炼和关键点提炼环节,非常用心,那么这个内容编辑环节,就会非常顺畅了,一句诗形容就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内容编辑填充完毕后,反思标题是否可以微调后更加精准 。
提问:为什么要先提炼大纲,再写内容呢?
如果先写内容,再提炼标题和关键点,按照这个思路,会特别容易导致我们的内容没有逻辑性,且中途非常容易思维跳跃,繁花似锦忘记了主题的核心,甚至偏离主题导致前功尽弃 。
最终内容出炉,反过来提炼标题和关键点,这个时候会十分困难,会发现内容没有为主题服务,且头脑风暴小组需要先花时间去了解内容,这个时候讨论也会十分分散,远不如在一开始就提炼内容结构时候那么聚焦了 。
推翻重新编辑甚至重新选题的概率非常之大 。
3. 注意用语身份的转换
文案的口吻出发点,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内容是否具备社群亲和力 。
什么是社群亲和力呢?社群亲和力指的是我们的内容除了在主题上是切中用户需求的,同时在身份上也是必须与大家同频的 。
社群就是一群人的同频交流发言地,我们写作的身份初期一定是需要选择同等的身份来进行的 。
举例:如果今天输出的内容是关于HR招聘面试的技巧,我们在这个内容中的身份一定是一位HR,一位与群内普通大众类似的HR,而不是因为我们承担了课程的输出,就把自己包装成为一位HR专家了,我们不需要专家一言堂,而是需要社群内百花齐放~
在社群的沟通与交流中,也同样需要把自己的身份感进行切换,切换成与群友无差别的身份,这样有利于去除主人身份感,更好的让社群自发运转 。

如何弄懂社群运营之—内容篇

文章插图
如果你觉得不是很好理解可以试着感受一下下面每句话的社群亲和力如何:
专业的HR应该注意招聘面试前的邀约问题;HR应该注意招聘面试前的邀约问题;我们应该注意招聘面试前的邀约问题 。
很显然,1的社群亲和力是最好的,2的社群亲和力是最差的 。1的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专家身份感,而3进行了身份的透明化,无形中创造了社群亲和力 。
常规处理办法是直接将2类用语中的HR二字或者你们二字,替换成“我们” 。
4. 内容的篇幅适度
社群的属性及节奏,决定了社群内容的篇幅不宜过长,尽量一次内容控制在35条以内,播出时长控制在25分钟之内 。
但是关键点在于内容的清晰合理,不论篇幅长短,我们的内容必须是清晰明朗的、服务于用户及目标的 。
时不时搭配以相应的资源包,作为餐后甜点或果切,也是非常可口的 。
三、社群内容的运营
(1)输出的时间
根据规划的时间输出,不能想当然随意发挥,以免打乱预定计划,影响到运营的全套系列动作 。
社群运营表面看是一件自由性很强的事情,实际上社群运营背后的逻辑是非常重要的,切忌不要因为一时的活跃和一时的沉寂,就瞬间决定调整思路,打乱输出的时间 。
我们需要做的是观察并记录好每一个运营(尤其是内容上)周期中,诞生的关键点是哪些?出现在什么时间?可能性的原因是什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暗示?
养成习惯性社群运营数据记录,将更好的帮助我们做出理智的优化方案 。
(2)注重互动式引导
假如我们的社群最后变成了只有水军才说话的社群,这一定是非常失败的 。所以互动式引导,必须贯穿内容运营的每一个周期 。
我们作为除了身份感的运营管理员,始终要牢记,社群运营是一场由我们精心策划的舞台剧,主角一定是核心用户(意见领袖),我们则是幕后的辛苦的编剧或者导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