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土之盟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经过,践土之盟简介( 二 )


这次盟会,晋文公以巡狩为名,邀请周襄王来温地会见诸侯 。后来孔子看到这段记载时说:“诸侯无权召唤天子,《春秋》说周王巡狩河阳,是故意隐讳此事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周天子的地位,已经衰落到听任霸主摆布的程度 。
不久,因许国投靠楚国,晋文公率领诸侯联军围攻许国 。
进军途中,晋文公病了 。曹君身边的小臣侯獳贿赂占筮的官吏,让他故意对晋侯说:“我替君主分析一下病因 。从前齐桓公会盟诸侯,关爱同姓之国,扶助异姓之国,您现在反而要消灭同姓国家 。许、曹两国和晋国都是姬姓,消灭他们不合乎礼 。您曾经答应曹、卫一起复国,如今却只恢复了卫国,这就是失信 。
相同的罪过,惩罚却不同,这不符合刑法 。礼,用以行义;信,用以守礼;刑,用以正邪 。现在这三样东西都被抛弃了,您应该明白患病的原因了吧?”晋文公信以为真,觉得上筮官说得很有道理,就释放了曹君,并恢复了他的封地 。于是,曹君便在许国参加了诸侯之盟 。
公元前631年,晋文公谋划伐郑 。派狐偃与周王室的王子虎、宋国的公孙固、齐国的国归父、陈国的辕涛涂、秦国的小子憖,在翟泉会面,重温践土之盟,商议攻打郑国 。
次年春,晋军先攻入郑国,试探其实力 。九月,秦、晋两国合力围攻郑国,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汜南 。晋国人给郑伯传话说:“郑大夫叔瞻背离周王,亲近楚国,请把他把交出来示众!”叔瞻听到这个消息后就自杀了 。郑国把叔瞻的尸首献给晋国,晋国人又说:“郑伯帮助楚国侵扰中原,一定要捉住郑伯才算了事 。”于是,便包围了郑国都城 。
郑国危在旦夕,郑大夫佚之狐向郑伯进谏说:“君主不可等死啊!烛之武多谋善辩,何不派他去游说秦君?也许还会有救 。”于是,郑伯派烛之武去拜会秦穆公 。烛之武却推辞说:“微臣年轻时,尚且被人蔑视,如今老迈昏庸,岂敢承担此等大事?臣无能为力,请主公另选高明吧!”郑伯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
寡人未能及早重用先生,还望见谅,这全是寡人的过错 。可是郑国一旦灭亡,老先生将会是什么感受啊?”烛之武也只是发发牢骚而已,最终还是答应郑伯前去拜会秦穆公 。
秦、晋兵临城下,郑都四门皆被封锁,烛之武无法出城,只好等到深夜,让守城的士兵把他用绳索从城头吊下 。烛之武出城后,东躲西藏,一直等到天亮,才偷偷溜进秦君大营,对秦穆公说:“秦、晋大军围攻郑国,外臣很清楚,这次难逃厄运,郑国肯定要灭亡了 。但是君主想到没有,郑国灭亡,只能使晋国越来越强,却不能给秦国带来任何好处 。”
“为什么不能?”秦穆公问 。
“秦国据守关内,郑国远在中原,君主焉能越过别的国家,将敝邑揽入秦国之境?君主一定知道,这是很难做到的 。相反,晋侯却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因为晋、郑仅一河之隔 。所以说,这场战争只对晋国有利 。晋国的实力增强,等于削弱了秦国 。一旦占领敝邑,晋侯的野心还会膨胀,谁敢保证他不会向秦国下手呢?如果不损害秦国,他向哪里扩展地盘?君主为什么不能放弃对郑国的围攻,保留一个东路的朋友呢?”
秦穆公拍了拍脑门,有如大梦初醒之感 。他十分感激烛之武,赏酒款待,对老先生大加赞赏 。当即决定,私下与郑国订立盟约,命杞子、逢孙、杨孙留在郑国协助戍守,大军撤回 。
晋国发现秦军不战而退,十分恼火 。狐偃请求追击,晋文公认为不妥,说:“如果没有秦国的援助,就没有寡人的今天 。依赖了别人,反过来又伤害人家,这是不仁 。过河拆桥的事情,我做不出来 。咱们也撤兵吧!”于是晋军也解除了对郑国的包围,班师回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