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节气分别代表什含义呢,二十四节气代表什么( 七 )


小暑前后,盆地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节,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 。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发,甚至引起泥石流 。但在盆地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 。我省盆地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与农业丰歉关系很大,必须及早分别采取抗旱、防洪措施,尽量减轻危害 。
小暑前后,我省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 。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亦须注意预防 。
大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 。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 。
一般说,大暑节气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盆地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 。
大暑前后气温高本是气候正常的表现,因为较高的气温有利于大春作物扬花灌浆,但是气温过高,农作物生长反而受到抑制,水稻结实率明显下降 。盆地西部入伏后,光、热、水都处于一年的高峰期,三者互为促进,形成对大春作物生长的良好气候条件,但是需要注意防洪排涝 。盆地东部这时高温长照却往往与少雨相伴出现,不仅会限制光热优势的发挥,还会加剧伏旱对大春作物的不利影响,为了抗御伏旱,除了前期要注意蓄水以外,还应该根据盆地东部的气候特点,改进作物栽培措施,立足于"早",以趋利避害 。
燠热的大暑是茉莉、荷花盛开的季节,馨香沁人的茉莉,天气愈热香愈浓郁,给人洁净芬芳的享受 。高洁的荷花,不畏烈日骤雨,晨开暮敛,诗人赞美它"映日荷花别样红",生机勃勃的盛夏,正孕育着丰收 。
立秋
"立秋之日凉风至"明确地把立秋与天凉联系起 。可见,立秋就是凉爽的秋季开始了 。由于各地纬度、海拔高度等的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秋季的 。按照气候学上以候(5天)平均气温在10℃至22℃之间为春、 秋的标准,在我国除了那些纬度偏北和海拔较高的地方以外,立秋时多未入秋,仍然处于炎夏之中,即使在东北的大部分地区,这时也还看不到凉风阵阵、黄叶飘飘的秋天景色 。对于地处中亚热带的四川盆地说,常年8月暑气犹重 。气候资料统计表明,盆地要到9月中、下旬方才先后进入秋季;在全年皆冬或者冬长无夏、春秋相连的高原和高山地区,说不上秋季什么时间开始 。
立秋以后,我省盆地晚稻拔节孕穗,棉花裂铃吐絮,丝毫不可放松田间管理;中稻、夏玉米进入灌浆成熟阶段,要提防冰雹、大风、暴雨的危害 。盆地东部和西部,应该分别继续做好抗旱、防洪工作 。立秋后的盆地,时令虽仍属盛夏,但"立秋十天遍地黄"一个金色"秋天"就要到了 。
处暑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 。"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 。
我省盆地处平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盆地西部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影响杂交水稻开花 。但是,由于盆地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还常有盆地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盆地东部高于35℃的天气出现 。特别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续的年份里,更感到"秋老虎"的余威 。川西高原进入处暑秋意正浓,海拔3500米以上已呈初冬景象,牧草渐萎,霜雪日增 。
处暑是我省盆地雨量分布由西多东少向东多西少转换的前期 。这时盆地中部的雨量常是一年里的次高点,比大暑或白露时为多 。因此,为了保证冬春农田用水,必须认真抓好这段时间的蓄水工作 。高原地区处暑至秋分会出现连续阴雨水天气,地农牧业生产不利 。我省盆地这时也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 。一般年辰处暑节气内,盆地日照仍然比较充足,除了盆地西部以外,雨日不多,有利于中稻割晒和棉花吐絮 。可是少数年份也有如杜诗所?;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的景况,秋绵雨会提前到 。所以要特别注意天气预报,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每个晴好天气,不失时机地搞好抢收抢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