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生代演员没有一个能接过前辈的大旗 。
二、北上热潮
在香港电影业经历了黑暗时刻的新千年,内地商业电影市场开始崛起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002年,张艺谋转型作品《英雄》上映 。这部武侠大片在国内票房2.5亿元,成为第一部票房过亿的国产电影,全球票房1.77亿美元 。
在《英雄》的演员阵容中可以看到梁朝伟和张可颐 。
在香港影衰的时代,香港电影人纷纷选择北上 。
这不是他们第一次选择与内地合拍电影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早在1983年,香港著名导演李翰祥就在内地拍摄了《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 。
当时,这部电影的女主角是刘晓庆 。继《芙蓉镇》和《小花》之后,她是内地最红的电影明星 。但是她的待遇和香港演员完全没法比 。
当时大陆还是计划经济体制 。演员是领工资的,不是领工资的,吃饭还得拿饭票 。
每次在拍摄现场开饭,大陆演员和工作人员都会每人发一个塑料袋,里面有两个馒头、一根粉丝香肠和一根黑泡菜 。
香港演员配餐车,有青菜,有米饭,有大鱼大肉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有一次,刘晓庆在片场饿得哭着要饭吃,要肉吃,才享受到港演员的待遇 。
然而,刘晓庆提出的其他大陆船员可以吃肉的要求没有被批准 。
用开放的市场体系让所有人都吃肉不容易 。
新千年之后,两地的情况发生了逆转 。
2003年非典过后,为提振特区经济,香港电影不再受进口片配额限制,而合拍片可以像内地电影一样进行宣传和放映 。政策利好开启了香港电影人北上拍片的热潮 。
三、江湖已去 荣光依在
年轻著名的电影制作人陈可辛是北方最受欢迎的电影人 。
1997年,陈可辛的《甜蜜蜜》获得奥斯卡金像奖9项大奖,但在美国大片的冲击下,港片已逐渐失去创作阵地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电影中主人公的漂泊命运,折射出现实中香港社会的动荡不安 。
后来,他选择去好莱坞发展自己的电影事业 。然而,几年的漂泊,他只出了一封反响不大的“情书” 。
于是2004年,陈可辛来京筹备他进军内地的第一部作品《如果爱》 。
这部电影反响很好,获得了6000万票房和6个奖项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然而,通往北方的道路并不平坦,不久陈可辛在军阀混战中遭遇滑铁卢 。
《投名状》的投资高达3亿元,是当时陈可辛导演生涯中投资最高的作品 。为了拍好这部电影,陈可辛精益求精,还特意请来了从未拍过动作戏的程小东担任武术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