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第一才子考场临时换字体痛失状元( 二 )


这一招确实能瞒天过海,刘统勋和刘纶满世界找赵翼的字体,打算一找到就灭了他,绝对不能让他进入前十名,这样大家都不会被连累 。上天入地找了好几天,居然不见赵翼的字体,赵翼这小子跑哪去了?谁想到他借了欧阳询的外壳躲起来了 。
网络配图
当时有一张试卷被画了九个圈,考卷被画了圈圈,说明改卷老师满意,九个改卷老师都画了圈圈,说明得满分,应该排第一 。
刘纶开始怀疑这张试卷就是赵翼的,但考生姓名是被密封的,不敢确定,于是去问赵翼的老上级刘统勋,刘统勋哈哈大笑:“赵云崧(赵翼)字迹虽烧灰亦可认,此必非也(这肯定不是的) 。”
刘统勋为什么这么有信心呢?是因为赵翼平时在军机处从来不写欧阳询体,就算写楷体,也是模仿他儿子刘罗锅的楷体,所以说烧成灰都认识 。
赵翼瞒天过海成功,看他下一步的运气了 。
结局 各种因素导致与状元失之交臂 屈居探花
十位佼佼者的试卷都呈上去了,当时如果按圈圈来算,赵翼绝对第一,还有一个叫王杰的考生,排在第三 。
当时还有一个奇闻,兆惠将军刚从西北前线取得大捷回来,乾隆高兴,让他参与改卷,兆惠老实,说:“臣不懂汉文,怎么改呀?”乾隆说:“这不是问题,你就看谁考卷上的圈圈最多,谁就是第一 。”兆惠于是两眼在试卷上找圈圈,发现赵翼试卷上有九个圈圈,最多,于是定为第一名 。
考卷到了乾隆那里,姓名还没启封,乾隆看试卷首先看字,看到王杰同学的字,龙颜大悦,久久地欣赏着,赞叹着,觉得这字迹好熟悉,忽然想起以前曾经在看两江总督尹继善的奏章时,对奏章里的书法大为赞赏,如今这试卷上的字不正是尹继善奏章上的字吗?
乾隆看看左右大臣,赞许说:“此卷甚佳”,于是钦点为第一名 。轮到看赵翼的试卷时,由于不是赵翼平常擅长的字体,乾隆看了没感觉,一是没有美感,二是没有熟悉感,于是就点为第三名:探花 。赵翼的字本来已经在乾隆那里混了个眼熟,却因为要躲过刘统勋的避嫌,好端端地被浪费了 。
对于是否因为字体而被刷落为第三名,赵翼一直是否认的,他在《檐曝杂记》里说:当时乾隆打开封条看到赵翼是江南人士——赵翼是江苏常熟人——而名列第二的是浙江人,第三名的王杰是陕西人,于是问左右大臣本朝状元中有没有陕西人,得到的回报是本朝尚无陕西人当状元,于是乾隆为了照顾地区平衡,点王杰为状元 。
赵翼的解释从乾隆的说法中可以得到印证,第二天接见前三名进士,乾隆说:赵翼的文章当然不错,但是江浙地区状元已经够多了,多一个不稀奇,少一个不算坏,倒是陕西这边却还是状元的零纪录,要鼓励鼓励 。而且吗,王杰的文字也很好,已经名列第三了,拔到第一也不过分 。
乾隆当时的决定应该是基于地区平衡,但也不得不承认,赵翼临阵改字体也是导致他与状元失之交臂的原因之一 。
【乾隆朝第一才子考场临时换字体痛失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