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API的生命周期
开发API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沟通交流的过程 。沟通的双方就是API用户和API设计者 。
API有可能是这样产生的,有些人写了一些代码,而另外的人发现这些代码的价值,就开始使用这些代码 。在这种情况下,API是以一种自然的方式产生的 。随后API用户和API作者有了相互沟通的渠道,开始交流经验,可能发现这个功能一开始的设计并不是很通用,或者说一开始时,作者并没有把这个功能当成一个API来设计 。为了让这个功能成为一个API,他们开始讨论如何进行调整才能改善这个功能 。经过几轮的迭代,才会带来一个有用而且稳定的API 。
但再换一个角度来看,API设计者希望在没有对外提供一个API之前就能和相关的用户进行沟通 。这种API的开发方式更接近于基于业务的设计方式 。在这种场景下,系统中的两个组件间的协定是已经明确的,至少说也是已经有了需求 。收集需求,定义问题域,明确用例,再由指定人员来设计API 。现在,其他人员就可以使用这个API,并可以给出自己的建议,列出Bug,提出一些功能方面的改进意见 。这些建议都有助于改进API,使其用途更广,也更稳定 。
尽管这些API的案例各有其不同的缘由,但有相同的特点:每一个都需要时间来让用户进行试用,并进行反馈,然后才能宣称这个API是可以正常运行的 。当然不是说这样做就可以带来稳定的API,有时候,也有可能最终什么都得不到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最好还是放弃这个API吧 。有时候,可能交流的双方无法进行高质量的正式交流 。在开始的时候可以简单地聊一下,交流相应的需求,但如果新发布的版本也证明了这种简单的沟通方式并不合适,那么双方也许应该更进一步地进行交流,使得沟通能更简单更有效一些 。
一切皆有可能 。但对于那种开发人员之间的沟通问题,最好还是要描述清楚 。如果你要设计一个API,那么在这个API没有成熟前,最好能够清楚地告诉其用户:“这个API还没有完善,你可以尝试使用这个API,但一定要小心 。”在有了稳定的版本以后,还可以骄傲地告诉用户:“这是我开发过的最好的API!放心使用这些API,我可以保证它能一直提供支持 。”这样做可以俘获API用户的“芳心”,让他们“拜倒在你的石榴裙”下 。但请一定要注意,对于API,要能够清楚地标识其当前状态,以便用户了解相应版本是否可以稳定使用 。
如果想告诉类库的用户当前发布的版本还不稳定,那么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其版本标识为0.x 。因为它还没有到达1.0版本,表示还在开发中,也就可能还会有所变化 。不管用哪种版本标识方式,最重要的是要让API的用户清楚地知道当前版本的状态,以便他们决定如何使用该API 。
逐步改善
我已经提过多次,这里再多重复一次,第一个版本远非完美 。事实上,不仅第一个版本,哪个版本都不会是一个完美的版本 。不管怎么样,设计的场景不可能完全准确,不可能完全符合之前的方案 。对于版本间的变化,也有两种极端的处理方式:一种是逐步改善,还是一种则是完全重写 。
什么叫逐步改善呢?比如说,增加了一个方法或一个类,或者是向DTD文件中加了一个新的元素,又或者是增加了一个能够影响类库功能的属性 。在保证老版本API能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演化出新版本API 。这种改进是一步步进行的 。
关于“逐步改善”有一个谬论,就是说“因为只有少许的改动,所以以前用户使用老版本API编写的程序可以在新版本上继续运行” 。每一个改变都有潜在的风险,因为它可能引发一个甚至更多的不兼容问题 。每一个不兼容问题(即使看似微不足道)都会反映到客户开发的程序中,可能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开始时,要能够把真正的内容与最初的设想保持一致,而且任何一个小的改变都不会引发任何问题,这样才可能避免阿米巴虫模型出现 。
- 【计算机毕业设计】网上书城源码
- 逐步改善,设计优秀的API
- 逐步改善,设计优秀API
- 设计模式:装饰者模式
- 32位单总线计算机系统中,【计算机类职业资格】软件设计师
- 实践GoF的23种设计模式:SOLID原则
- 【Go实现】实践GoF的23种设计模式:SOLID原则
- 无代码开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大病保险管理系统 毕业设计 JAVA+Vue+SpringBoot+MySQL
- 设计模式-行为模式-桥接模式(Design_Patt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