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著名志怪小说家郭澄之以及其作品《郭子》( 二 )


鲁迅的《古小说钩沉》辑录裴启的《语林》一百七十馀条,辑录郭澄之的《郭子》八十馀条,大约现有的佚文也仅存此数而已 。但他所编辑的《郭子》末两条,引自《太平御览》中的显然不是原文所有,如“谢哲字颖豫”这一条 。谢哲是南朝梁陈间人,东晋的郭澄之怎么会知道他,把他写入书中去呢?又如“萍之依水,犹可植地”这一条,鲁迅自己也发现是《太平御览》的误引,所以他曾经加上按语云:“文是郭景纯《萍赞》,疑《御览》误题也 。”只因为郭璞也姓郭,就将东晋著名的文学家、训诂学家、山西闻喜人郭璞(郭景纯)的著作,和郭澄之的《郭子》混为一谈了 。类书的不足尽据,由此可见一斑 。但因为鲁迅的《古小说钩沉》生前未作最后的整理,所以,存在一些舛误也是必然的 。(周允中整理)
小说丛谈
1918年初,刘半农、沈尹默先生发起征集歌谣运动,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在2月1日的《北大日刊》发布了《征集歌谣简章》,为中国现代民俗文学的研究揭开了序幕 。2008年不仅是歌谣运动90周年,同时也是俗文学运动先驱郑振铎先生诞辰110周年和逝世50周年,还是郑先生《中国俗文学史》出版70周年 。为此,12月24日,中国俗文学学会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召开了“纪念歌谣运动九十周年座谈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大家回顾了歌谣运动以来中国俗文学事业的发展历程,对俗文学研究在现阶段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表示忧虑,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比如:应将老一辈学者如傅惜华、叶德均、关德栋等人的俗文学研究成果搜集整理出版,从学术角度对前人成绩进行盘点梳理;学者们应回到学术原点,厘清俗文学学科中的基本概念、术语等,避免学问的重复建设和无效劳动;当下的俗文学研究需要依靠立得住的著作和学术范式确立社会影响;争取在报刊杂志开设俗文学研究专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