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内阁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 。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 。
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 。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地位日益受尊崇 。自此,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 。
然而,虽然首席内阁大学士(或称内阁首辅)有票拟的权力,但却不得不依赖于内部太监送达批红 。首辅大学士的职权如同以往的丞相,但必须与宦官合作,才能执掌大政,如张居正结合冯保 。
雏形
明朝最初沿袭元朝制度,设立中书省,置左、右丞相 。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和宰相,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 。原中书省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同年九月,朱元璋设置四辅官,以儒士王本等为之 。从明代起,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百司的政务,实际上等于兼任宰相,把君主独断专行扩大到了顶峰 。
洪武十五年(1382年),再次撤销,而仿照宋朝制度,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其中礼部尚书邵质、检讨吴伯宗、翰林学士宋讷、典籍吴沉分别为四处大学士 。
之后,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征耆儒鲍恂、余诠、张长年等人担任,以辅导太子,品秩为正五品,其主要权力只是顾问 。这就是内阁的雏形 。
成立
【明朝内阁制度是怎样逐渐发展起来的?明朝内阁制度发展经过】建文年间,改大学士为学士,悉数罢免大学士,各设学士一人 。此后改谨身殿为正心殿,设正心殿学士 。明成祖朱棣虽有朱元璋一样独揽大权的雄才伟略,但一次又一次的御驾亲征让他不能真正意义上地总揽政事,于是一个帮助皇帝的“助手”机构——内阁应运而生 。明成祖即位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 。内阁制度至此建立 。
过去,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明成祖成立内阁以后,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 。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 。
在明成祖掌控之下,内阁与六部各司其职,国家最高行政命令从紫禁城发出,通过全国1936处驿站,全长143700公里的驿道,层层下发到国家每一个角落 。
然而,“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 。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也就是说内阁此时仍然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不是权力机构 。
发展
永乐中期以后,内阁职权渐重,兼管六部尚书,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 。后明宣宗朱瞻基时期,权力开始上升(三杨辅政),形成了更为完善的政务流程: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 。
1425仁宗朱高炽时,明仁宗因杨士奇、杨荣等为东宫旧臣,升杨士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杨荣为太常卿兼谨身殿大学士,之后杨士奇、杨荣等人均兼有尚书职位,虽然身居内阁,其头衔均以尚书为尊 。自此,内阁权力加重,逐渐受到重视 。
明代宗朱祁钰的景泰年间,王文以左都御史进吏部尚书后进入内阁,自此之后,诰敕房、制敕房俱设中书舍人,六部承奉意旨,内阁权力更大 。虽有明英宗朱祁镇的正统末年的反复,可到成化年、弘治之际,内阁在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 。
- 日本向明朝进贡引起的争贡之役
- 如果铃木贯太郎内阁不主动投降的话,十日之后日本将会灭国
- 明朝覆亡真相:人口竟逼2亿粮食增长空间耗尽
- 开个小沙发厂的成本,求一份小家具厂车间管理制度,
- 揭秘:争贡之役让倭寇认清明朝的实质
- 明朝内阁制度对明朝有着怎样的影响?是好是坏
- 气候导致明朝灭亡?明朝灭亡的真相与小冰河期的关系
- 明朝硬汉杨继盛:用碎碗片给自己割肉断筋
- 揭秘:明朝朱元璋残忍处死陪葬嫔妃恐怖手段
- 明朝有种刑具大臣抢着体验百姓却很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