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推开中国智慧港口“大门”,全国道德模范张连钢这样“炼”成!

半岛全媒体采访人员 马正拓
日前,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在京举行,对68位全国道德模范、254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予以表彰,山东省港口集团高级别专家、“连钢创新团队”带头人张连钢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成为继许振超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港口先模。
2013年以来,张连钢坚持自主创新、科技报国,带领团队锐意进取、集智攻关,破解一系列技术难题,构建一整套技术标准,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码头、5G智慧码头,成为工业互联网在港口场景中应用的成功案例,被誉为中国智慧港口的“推门人”。从普通的码头技术工人,到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张连钢是如何“炼成”的?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推开中国智慧港口“大门”,全国道德模范张连钢这样“炼”成!
文章插图

主动请缨参与集装箱码头建设1983年,张连钢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当时的青岛港务局安技处。当时,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迅速发展,港口迎来建设发展的春天。
刚工作不久,张连钢便听说要建专用集装箱泊位,主动放弃机关岗位,报名参加了青岛港第一个集装箱泊位——8号码头52泊位的建设,从此便与集装箱码头结下了不解之缘。
38年来,张连钢一直从事集装箱码头管理工作。他扎根港口一线,刻苦钻研技术,但作为全球港口大国的中国在全自动甚至半自动化码头领域却是一片空白,让他难以释怀。为了学习先进技术,他曾到国外港口学习考察,但对方不准下车、拍照,也不透露任何技术数据和相关信息,取不到任何“真经”。这样的经历,让他立志要改变中国港口技术落后的状况。
【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推开中国智慧港口“大门”,全国道德模范张连钢这样“炼”成!】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推开中国智慧港口“大门”,全国道德模范张连钢这样“炼”成!
文章插图

主动扛起振兴港口的重担2013年,青岛港开始建设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既懂集装箱技术和自动化控制,又懂生产业务的张连钢成为上级的不二人选。征求他本人意见时,53岁的张连钢全然不顾刚刚做过肺癌手术的身体,全然不顾“只有30%的患者有5年以上生存率”的提示,抱着“为中国人争口气”的初心,拉起20多名技术骨干组建项目组,毅然决然地扛起振兴中国港口的历史重担。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推开中国智慧港口“大门”,全国道德模范张连钢这样“炼”成!
文章插图

自动化码头是集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庞大系统工程,但自动化码头的结构是什么样、该怎么建,项目组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见过,更何况要在一条蜿蜒的海滩和一个待回填的水湾上建起这么庞大的系统工程,困难可想而知。
在外界一片质疑声中,在无资料、无经验、无外援的情况下,张连钢带领团队义无反顾地向“建设亚洲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发起冲锋,走上了自主攻关、自主创新的新路子。他在动员会上庄重承诺:依靠自主创新,建设中国人自己的自动化码头!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推开中国智慧港口“大门”,全国道德模范张连钢这样“炼”成!
文章插图

创出智慧港口建设的“中国方案”码头开工后,面对无经验、无资料、无外援的“三无”境况,张连钢把“多休息、不能劳累”的医嘱抛到脑后,带着重病之躯,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使命感,带领团队搬进在海边临时搭建的集装箱简易房里,迅速展开科研攻关,全力推进集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码头建设工程。他白天奔走在土建、供电、信息系统等施工部位查看进度、解决问题,晚上牵头搞科研。
期间,无数难题接踵而至。特别是自动导引车控制系统作为关键技术,经过数月攻坚都没能达标,成为“卡脖子”的难题。张连钢激励团队,“不能退缩、坚决拿下,否则我第一个跳海!”经过不懈努力,终于研发出自动充电无限续航自动导引车、恶劣天气“一键锚定”轨道吊等世界领先的技术成果,成功攻克核心技术难关,为自动化码头自主创新迈出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