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狄的起源是什么?什么时期最强盛( 七 )


魏灭中山,境土扩张到了赵国腹地,魏、赵、韩三家所结成的分晋联盟矛盾越来越公开化,只是慑于魏的强大未完全破裂 。公元前383年,赵军攻卫,被魏国救兵打败,赵求救于楚 。赵、楚夹击魏,占领了中山国的棘蒲和魏国的黄城,,今河南省内黄县西,,,于公元前381年战争结束,强大的魏国被打败 。魏属中山自然不可能在赵国心腹地带继续存在,中山国故地要么为赵有,要么被中山余众复国 。历史事实证明是后者 。
《史记·乐毅列传》说:“乐毅者,其先曰乐羊 。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 。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 。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 。”大约在前381年前后,中山桓公又得以复国 。
公元前377年,“赵敬侯十年,与中山战于房子” 。次年“赵伐中山,又战于中人”,是中山已复国与赵不能共立的证明 。此后中山国大概存在了70余年,于公元前296年灭于赵国,公元前295年绝祀 。
中山国前期存在100年,后期也在魏、赵、燕三大强国的夹缝中存在70余年,是春秋战国之际至战国中叶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可观的诸侯,尤其后期中山国,运用其内政、外交,周旋于七雄之间,曾经称王,《战国策》有《中山策》,当时的纵横策士,颇看重中山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实力,说明中山国足以立身于七雄之间 。据记载中山国是由于统治阶级生活的腐败,日以继夜地歌舞才至于身死国灭,该国文化水平已经相当高 。从出土文物看,后期中山国虽仍保留某种程度的戎狄之风,但已经华化,中山国的青铜铸器有很高的工艺水平,中山王方壶铭文,在迄今发现的铜器铭文中,有很长和很出色的铭文 。这些出土文物,证实了历史文献所记中山国的存在是可信的,当时诸夏已经不以戎狄看待中山国了 。中山国的王族攀附姬姓或子姓,也是鲜虞华化以后的一种与诸夏认同的表现 。
白狄的其余部分:肥氏,东迁后分布在今山西省昔阳县一带 。公元前530年,“晋伐鲜虞……遂入昔阳,灭肥” 。肥灭以后,其余众大概有一部分越太行山,迁到了今河北省藁城县境,以后白狄鼓氏被晋灭亡,肥氏余众一部分逃奔今河北省卢龙西北,一部分逃到今山东省肥城县境,都相继华化 。
鼓氏,分布在今河北省晋县以西,公元前527年,“晋荀吴帅师伐鲜虞,围鼓……克鼓而反,以鼓子?鞮归” 。晋攻克鼓城以后,献俘于宗庙,却把鼓子?鞮放归,使他叛鲜虞而附晋,在肥氏故地昔阳复立 。公元前520年,“晋荀吴略东阳,使师伪籴者,负甲以息于昔阳之门外,遂袭鼓,灭之” 。此外,狄有仇由氏,分布于今山西省盂县境,也是鲜虞的附属,灭于赵 。狄无终氏,又名代狄或代戎,在太行山北部,今河北省蔚县一带 。战国初,赵襄子先以女弟妻代君,又邀代君饮晏欢舞,伏兵杀之,灭代 。赵国在灭代与中山两狄人建立的国家之后,北与燕国为邻之外,又与林胡、楼烦、匈奴相接,中国北方民族的历史也揭开了新的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