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交恶导火索:是争论洪秀全之子是否已死( 二 )


网络配图
【左宗棠交恶导火索:是争论洪秀全之子是否已死】 言外之意 , 左宗棠虚张声势 , 哗众取宠 , 有邀功请赏之嫌 。左宗棠看到此奏后 , 具疏自辩 , 洋洋数千言 , 辞气激愤 , 指斥曾国藩有欺君之嫌 。事情一下可就闹大了 , 两人一时之间你来我往 , 大打口水战 , 曾左二人的关系已不可挽回 , 十几年的交情付诸东流(这也正是朝廷所希望看到的) 。后来的事实证明 , 左宗棠所说是正确的 , 为此朝廷虽没有过多地指责曾国藩 , 却大大地表扬了左宗棠的公忠正大 , 称左宗棠“为一代名臣” 。其实 , 由于南京城破之日 , 太平天国守军几乎全部被杀 , 城内十室九空 , 火光冲天 , 加上湘军数十万军队蜂拥入城 , 按照常理来说 , 洪天贵福于绝望中自杀是完全有可能的 , 曾国藩本人应该没有半点欺骗朝廷的意思 , 只是为了邀功而匆忙上奏有点操之过急 。当然 , 就伪幼主洪天贵福死与没死这件事来说 , 两人都没有私心 , 只不过曾国藩是主观认定 , 而左宗棠也有些考虑欠妥 , 以致酿成了断袍割席的结局 。
然后看看两人交恶后的交往情况 。“左文襄公自同治甲子与曾文正公绝交以后 , 彼此不通书问” 。也就是说 , 从1864年太平太平天国被剿灭后到1872年曾国藩逝世的八年时间里 , 两人之间没有书信的来往 , 更没有见过面 , 按照一般来看 , 两人也真算得上彻底决裂 , 老死不相往来了 。但是 , 从很多文献资料来看 , 两人之间还是有很多默契的地方 , 特别在公事方面 , 曾国藩对左宗棠还是非常关照的 , 只不过这种关照是暗中进行的 。譬如左宗棠在陕甘任上 , 曾与幕僚谈及自己的顾虑:“我既与曾国藩不协 , 今彼总督两江 , 恐其扼我饷源 , 败我功也”(《南亭笔记》) 。可是事实上曾师为宗棠西征筹饷 , 始终不遗余力 , 又选部下精兵强将交宗棠统率 , 毫无芥蒂 , 而且还高度评价了左宗棠的维护国家统一之行为 , 称之为“天下第一” 。
网络配图
宗棠得以肃清陕甘 , 曾国藩襄助之功实不可没 。曾国藩不但为左宗棠西征筹饷 , 而且推荐自己最得力的湘军将领刘松山随之西征 , 左宗棠在陕甘、新疆建功立业皆赖此军 。左宗棠在出征胜利后 , 给清廷的奏章中也表示对曾国藩的感激之情:“臣与曾国藩议论时有不合 , 至于拔识刘松山于凡众中 , 信任最专 , 其谋国之忠 , 知人之明 , 非臣所及 。”从曾国藩不遗余力暗中帮助左宗棠的情况来看 , 虽然两人表面上关系破裂 , 但实际上在大是大非有关国家民族利益面前 , 曾国藩还是有相当气量的 , 无怪乎清政府给曾国藩立传时给予他这样高的评价:“国藩事功本于学问 , 善以礼运 。公诚之心 , 尤足格众 。其治军行政 , 务求蹈实 。凡规划天下事 , 久无不验 , 世皆称之 , 至谓汉之诸葛亮、唐之裴度、明之王守仁 , 殆无以过 , 何其盛欤!至功成名立 , 汲汲以荐举人才为己任 , 疆臣阃帅 , 几遍海内 。以人事君 , 皆能不负所知 。呜呼!中兴以来 , 一人而已”(《清史稿·曾国藩列传》) 。左宗棠在一些事情上也暗中力挺曾国藩 , 譬如 , 1871年(同治十年) , 曾国藩奏《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 , 提出在美国设立“中国留学生事务所” , 在上海设立幼童出洋肄业局 , 荐举刘翰清“总理沪局选送事宜” , 左宗棠也上奏朝廷大力支持曾国藩 , 所以说 , 两人之间虽然没有来往 , 但是还是惺惺相惜 , 曾国藩甚至发出这样的感叹:“论兵战 , 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 , 亦以季高为冠 。国幸有左宗棠也!”这也可见曾国藩的心胸和气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