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应芬|“慈善之星”杨应芬17年投入230多万元 救助3300余人次

大河网讯 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却成了300多位孤寡老人的女儿。她是一个离异的单身母亲,却成了3名孤儿40多名贫困学生的杨妈妈。17年来,她为慈善事业累计投入爱心费用230多万元,救助3300余人次。她,就是前不久被授予第一届河南慈善之星“最具爱心慈善之星”称号的博爱县月山镇屠王村屠王大骨头饭店经理杨应芬。

杨应芬|“慈善之星”杨应芬17年投入230多万元 救助3300余人次
文章插图
杨应芬获得第一届河南慈善之星“最具爱心慈善之星”称号
采访人员眼前的杨应芬,身躯瘦小、面庞温柔慈爱,给人一种温暖坚定的感觉。早年离异时,她带着年幼的孩子生活,家庭十分困难。2002年春节,一个好心人给了她一袋30斤的大米,爱的种子在她的心里萌发。
【 杨应芬|“慈善之星”杨应芬17年投入230多万元 救助3300余人次】“这30斤大米给了我好好生活下去的勇气,只要能好过一点,就得让每一粒大米成为爱的种子,让它发芽,把爱和希望传递给更多的人。”杨应芬回忆当年的事说。
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杨应芬随后将之前经营的屠王大骨头饭店重新开张,生活逐渐向好。一天,她看到两位老人在路边捡东西吃,就赶紧给老人送去两碗饭菜。看着大口吞咽饭菜的老人,杨应芬心里萌生了一个想法:要为吃不上饭的老人提供免费午餐。

杨应芬|“慈善之星”杨应芬17年投入230多万元 救助3300余人次
文章插图
“慈爱堂”
2014年,杨应芬在自家饭店里专门另起一个炉灶,成立了一个免费餐厅,让厨师专门做饭给邻村13个孤寡老人吃,随后人数逐渐增多。2017年,杨应芬花费30多万元盖起一座两层小楼,取名“慈爱堂”,安装了中央空调,配备了液晶电视和沙发。如今的“慈爱堂”里,老人们不仅可以就餐,还能稍微休息,俨然成了老人们的一个小型养老院。

杨应芬|“慈善之星”杨应芬17年投入230多万元 救助3300余人次
文章插图
孤寡老人们在“慈爱堂”吃午饭
“今天吃的是冬瓜肉片儿面,我这吃的都第二碗了,香得很!”10月20日中午,屋外阴雨连连,“慈爱堂”却热气腾腾,十几名老人聚在一起吃饭聊天,杨应芬忙着给老人打饭端饭,忙得不亦乐乎。

杨应芬|“慈善之星”杨应芬17年投入230多万元 救助3300余人次
文章插图
杨应芬为孩子们准备的宿舍
在“慈爱堂”的楼上,一间间干净整洁地小屋温馨明亮。这里是杨应芬为她的十几个“孩子”专门准备的宿舍。杨应芬告诉采访人员,这里都是她从不同地方带回来的贫困儿童,有的孩子还是智障儿童,让她最为操心的女孩“杨糖糖”就是其中一个。
“糖糖父母多年前因车祸身亡,十岁跟我来到这里生活,已经6年多了。”提起糖糖,杨应芬露出了和蔼的笑容,“糖糖智力有些问题,所以一直跟着我,时间长了就对我有了感情,一见就主动叫我杨妈妈。有天晚上,糖糖对我说,杨妈妈,我想跟你姓,干脆,我把名字也改了,把户口也迁到你这儿吧!”就这样,杨应芬从此多了一个“特殊”的女儿。
像糖糖这样让杨应芬牵挂着的孩子还有很多。每年六一儿童节,杨应芬都向博爱县月山镇皂角树村小学捐赠2000元用于支持农村教育。她还资助过28名大、中、小学生,圆了孩子们的上学梦。

杨应芬|“慈善之星”杨应芬17年投入230多万元 救助3300余人次
文章插图
杨应芬看望聋哑老人
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疫情期间,杨应芬身为村干部每天工作在抗疫防护宣传一线。其间,她向博爱县月山镇抗疫指挥部捐献现金2万元,屠王村困难户植物人家庭救助2万元,同时向屠王村精神病人王燕斌捐助2万多元。在她的带动下,村里成立屠王村志愿者团队,又捐款捐物8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