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乐观来自于孔子对于文化的使命感,来自对文化的乐观预期 。就在匡地被围困五天五夜的时候,孔子说了一番振聋发聩的话:“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这番话算是一个“剧透”吧,孔子的乐观,都来自于这句话所透露的使命感 。
网络配图
孔子的使命感来自于对文化的传承 。他比较了夏、商、周三朝的文化,觉得周朝的文化十分完备和丰富,是最佳范本,于是决定继承周的文化,《论语·八佾》记载:“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他自觉地将自己当成周文王事业的继承人,说:周文王死了,文化不是掌握在孔丘手里吗?如果老天爷不想要周朝文化,那么就不会安排我继承它 。既然老天让我学习继承了周朝文化,说明它不想让我灭亡,我是有文化使命的,匡地的这些人能大过天命吗?所以,他们又能把我怎么样?
孔子所说的天,可以理解为文化方面的使命,历史发展的趋势 。
由此可见,真正乐观的人是有使命感的人,他不只是看得开而已,而是看得准、看得远、看得透,孔子把自己和周朝文化捆绑在一起,天下需要这种文化,尤其后世子孙需要这种文化,那么,从文化延续的意义而言,他就不会遭遇意外 。因为对文化自信,从而他对自己的安危也是自信的 。孔子不是看好自己,而是看好中华文化 。
果然,后来卫国听说孔子被困,马上派兵解围 。之后的楚国也如此 。这些诸侯国虽然没有真正重用孔子,但他们也知道,这位大师肩负着夏商周以来的文化传承,真的要是出意外了,他们也不好向祖宗交代 。他们不重用孔子,未必是他们的错,也不是孔子的错,只是孔子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
孔子有文化使命感,诸侯有文化责任感,这就是孔子乐观的根源所在 。一个人真的要乐观,就要有使命感、责任感和担当感 。
儒家的乐观态度
但求人能弘道不求道能弘人
孔子对于周朝文化的继承,《史记·孔子世家》有记载,公元前518年,34岁的孔子出了趟差,地点就是周王朝的中心,在这里见到了史上最牛的图书管理员——老子 。他特意向老子学习礼,课程结束后,李耳老师将孔子送到门外,送了几句心诀,其中一句译成现代文就是:人别把自己看得太重了,“毋以有己” 。
这话说到要点了,孔子并不把自己的个人命运和功名看得太重,他在乎的不是个人,而是个人所承担的文化传承 。
儒家的一句名言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出自《论语·卫灵公》 。啥意思?就是说人能够弘扬光大“道”,但是别指望着“道”来让人获得好处,诸如荣华富贵之类的,传道的人与所传的道,未必是互惠的 。在道面前,别把自己看得太重了 。在这上面,道家和儒家达到高度的统一 。
网络配图
正因为孔子心中只有文化使命感,时刻以文化,以道为核心,因此他经得起一次又一次的被拒绝,如果反过来,他想拿着文化来博取个人的出路,当成一门换取生存和富贵的专业,那么,他的气度和勇气一下就没了,周游列国14年没找到如意的工作,就够他崩溃十几回了 。
受儒家这种以人弘道思想的影响,中华历史上的圣贤都不计较个人待遇和前程,为文化,为苍生,为大众,舍生取义,舍小我而成大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对本国的优秀文化有信心,这才是真正的乐观,真正的豁达,真正的看得开,是中华文化最优秀的部分 。
感谢孔子,在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地平线上,他给我们留下一个乐观坚定的身影 。
- 宋嘉树的妻子是谁?祖上曾有个人尽皆知的科学家
- 曾梓瑄,曾梓轩的名字怎么样?
- 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元稹,真的对爱情专一吗?
- 孔子的墓碑上到底写着什么为什么康熙看了之后不愿祭拜下跪呢
- 为祭奠外星先祖:玛雅人竟曾实行万人殉葬!
- 史上最牛的两位落榜考生两人都曾占地称王
- 顺治帝福临的皇后是谁?他为何曾经两次废后
- 郑和之后明朝还曾下过一次西洋可惜却无人知晓
- 李臣典曾是湘军头号猛将,却在攻陷天京后暴毙
- 韩信最诡异的奇谋,曾灭项羽20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