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秉璋是谁?首个被罢免的四川总督,卫护百姓不屈膝洋人( 二 )


及至深夜,群众又冲到平安桥、城南的一洞桥(今向荣桥),将天主堂和法国传教士住宅捣毁,次日又陆续捣毁了玉沙街基督教传教士住宅、内地会福音堂和陕西街美以美会教堂及诊所等,洋人们不得不跑到当地官员家里躲避 。
局势完全失控,刘秉璋已不敢再派兵弹压,直到两天以后方告平息 。
“成都教案”共有王睡亭、杨仲牵等7人被判死刑,郭炳辉等17人枷杖充军,清廷赔偿了百余万两白银 。在巨大压力下,清廷将四川总督刘秉璋及以下十几名官员革职,永不叙用 。
本是文人一枚错当武将
支持开办新式学校
在人间,戏剧需要各样的角色,是尊崇命运安排,还是自我调换?
早在李鸿章军中任职时,刘秉璋就认为自己不适合当武将 。
他觉得自己更像个文人,罢官归田后曾作诗慨叹,“元龙意气昔何如,荏苒光阴付子虚 。死犹腐草萤光点,生比寒花蝶梦苏 。”
郑光路举例说,刘秉璋对发展四川教育十分重视 。原来四川乡试中举的名额只有60名,副榜只有20名,刘秉璋向朝廷请求增加四川乡试录取名额20名,使得士皆有振兴之气,读书之风更盛 。
1892年,在刘秉璋支持下,四川第一所新式学校洋务学堂在重庆设立 。这所新式学校以西式为主,历史、地理、数学等取代了旧式的四书五经和八股文 。他还多次向朝廷请求对那些办学有功人员予以奖励 。
刘秉璋还重视地方理财、整饬吏治,减轻民众负担 。他上任伊始,即要求对各地方州县官吏严加考核,如有不堪胜任者,一律辞退 。他一面颁布政令,严格要求各级官员不准贪污受贿,不准勒索百姓,另一面经常派人到各地明察暗访,一旦发现有搜刮民脂民膏者,立即参奏弹劾,决不姑息 。他先后多次拨出专款,发放麦粮等,组织移民川边屯垦 。此外,还兴修水利,改善交通 。
晚年修身养性传家风
刘秉璋被罢官后回到安徽庐江老家,过着闲适的隐居生活 。尽管朝廷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再度征召,他托病不出 。
因感生平之经历,他自撰联语,悬于书室,“人心不同,每为热肠忙里错;天鉴有赫,试将冷眼静中观 。”
他藏书五万余卷,藏书处取名“远碧楼” 。爱好收集石碑,凡是能够看到的古代石碑,都收了下来 。无为县现存其所藏的一百多块石碑,跨宋、元、明、清四代 。
他传承下好家风,“不撒谎,可到存诚地位;吃亏,便是强恕工夫”,“欲平盛壮难平气,且读儿时熟读书”、“忍愤怒,如勒奔马;谨言语,若塞溃堤”等 。
刘秉璋十分重视教育,为家乡捐建了三乐堂书院、南京庐江试馆,培养了一大批有用之材 。其四子刘晦之是著名的实业家和收藏家 。其收藏的文物堪称海内一流,尤其是龟甲骨片和青铜器,世间罕有 。1936年,刘晦之将历年收集的龟甲骨片,请人拓出文字,集为《书契丛编》,带给在日本的郭沫若,供其研究 。郭沫若见后叹为观止,从中挑选了1595片,研读考释,据此著成了甲骨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巨著《殷契粹编》 。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刘秉璋在庐江地位甚高 。
建于安徽庐江长岗村的刘秉璋公祠
据庐江县文物局局长杨壁玉介绍,刘秉璋墓位于合肥市庐江县万山镇长岗村,三面环山,山脚有口大水塘 。墓道左右分别立木结构碑亭两座,内各立花岗岩质石碑一块,一块是“重修刘秉璋墓碑记”,一块是王闿运撰写“刘文庄公碑铭并序” 。2011年5月,墓园重修竣工并对外免费开放,成为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墓园区山脚下建有刘文庄公祠,陈列了刘秉璋生平的主要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