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佳人张充和:一生从容( 二 )


(张充和刺虎)
充和在重庆时 , 是在礼乐馆工作 。这个组织的成立 , 源于蒋介石 。他参加纪念国父的典礼上 , 听到放的是哀乐 , 于是大怒:“总理去世那么多年 , 还放哀乐 , 可见礼崩乐坏 , 中国人把礼乐都丢失了 。”充和说 , “因为他冲冠一怒 , 我就有了一碗安乐茶饭 , 因为差事就是翻译昆曲曲谱 , 容易得很 。”那时 , 姐妹们都已成家 , 她孤身一人 , 自得其乐 。在郑愁予的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里 , 她被问起当时感受时 , 一掠头发 , 淡淡说:“从十六岁起 , 我就是一个人了 , 我什么事都经过 , 抗战啊 , 什么困难啊 , 什么日子我都能过 , 我不大在乎 , 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 。”
【乱世佳人张充和:一生从容】(充和写的《游园》工尺谱)
因为这样的性格 , 追求她的人多半都被她的“十分冷淡”吓退 。最著名是卞之琳 , 使出跪下求婚的绝杀技 , 最终还是失败了 。在昆曲曲友圈子里 , 充和最痴情的追求者 , 乃是陶光 。
陶光是清末名臣端方的后人 , 汪曾祺先生的《晚翠园曲会》里 , 曾经讲述了他的故事 。这位风清神朗的西南联大教员 , 读清华时乃是红豆馆主溥侗的学生 。他最常唱的是“三醉”、“迎像”、“哭像” , 汪曾祺说“唱得苍苍莽莽 , 淋漓尽致” 。陶光与张充和的兴趣爱好倒很一致 , 爱昆曲和书法 。汪曾祺说他“临《圣教序》功力甚深 。他曾把张充和送他的一本影印的《圣教序》给我看 , 字帖的缺字处有张充和题的字:以此赠别 , 充和” 。这大概是张充和留予陶光少有的纪念 。
陶光爱慕张充和 , 是曲友们都知道的事情 , 但张充和始终没有允许 。充和和傅汉思结婚之后 , 陶光在刘文典撮合下 , 和一个滇剧演员结婚 。后来到台湾 , 和夫人经常吵架 , 不到四十岁 , 居然“以断炊仆毙于台北市街头矣” 。他生前遗诗一卷 , 名《独往集》 , 托付朋友 , 一定要转交充和 。
充和拿到诗集 , 写了《题独往集》唱和:“容易吞声成独往 , 最难歌哭与人同 。吟诗不熟三秋谷 , 冻馁谁教涂路穷?”到最后 , 她仍旧当他是普通朋友 , 这首诗 , 哪里比得上她写给傅汉思的“三餐四次糊锅底 , 锅底糊为唱曲迷 。何处夫君堪此事?廿载刮洗不颦眉” 。
(张充和《题独往集》)
2004年 , 白谦慎老师为充和张罗了北京和苏州的书画展 , 充和最后一站到上海 , 住在曲友孙天申家里 , 爱吃宁波风味的虾仁和鱼 。我的好友王悦阳兄曾经去拜会她 , 听她唱了《寻梦》、《絮阁》和《琴挑》 。同在的还有“传”字辈传人倪传钺和上海著名的老曲家叶惠农和甘纹轩等诸位 。她的心情特别好 , 临别时一直说:“我明年还来 。”
那是她最后一次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