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徐国的文化是怎样的?

徐国,夏朝至西周时期诸侯国 。伯益之子若木为徐国开国君主,都城为徐城(今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 。
周敬王时期,徐国灭亡,历四十余君,享国一千六百余年 。
徐国文化
古代青铜器出土文物,主要从商朝中、后期开始,到西周达鼎盛期 。青铜器的制作标志着古代社会的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现已出土的西周青铜器有大量的铭文,极其丰富的证实和弥补了传统历史文献资料确切性及不足之处 。西周金文中几次提到伐淮夷"孚吉金"的记录 。"孚"相当于获取和掠夺的意思,"吉金"是优良的青铜器,徐戎是淮夷部族中最大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家 。曾伯粟簋铭文载:"克逖淮夷,印燮繁汤(阳),金道锡行",表明当时(安徽)繁阳以南的淮夷地区盛产铜和锡 。《兮甲盘》铭记载西周关市之征,对南淮夷和诸侯百姓的相应规定,铭文中说:"淮夷旧我帛晦(贿)人,毋敢不出帛、其积、其进人 。""敢不用令(命令),则即刑戴(扑)伐",就是说淮夷必须向周王朝交纳吉金和财物,以及提供劳动力,否则就要讨伐 。仅在周穆王时代,就发现十五器和淮夷有关的战争记录的铭文 。(诗经·鲁颂·泮水)写鲁僖公征服淮夷,建造泮宫宴庆群僚的情况,以"憬彼淮夷,来献其琛(珍宝) 。元(大)龟象齿,大赂(进献)南金(质优的青铜器制品)"为尾结之句 。
徐国经济发达,是西周王朝赋税的主要提供地区,所以"征东夷""征东国"成为西周立国之后的主要战事,这在西周早期的许多青铜器铭文上也都有历史性的文字记载 。
徐国有较多的青铜器出土文物 。在廿世纪50年代之前,据资料就有廿四件之多,主要是日常生活、家庭、兵器等方面,例如:"徐王鼎"、"吮儿钟"、"徐髂尹钲"、"义楚钟"、"徐王义楚铺"、"王孙遗者钟"、"徐王庚儿钟"都是有铭文的 。其他还有殷"徐伯鬲"、周"徐偃侯旨铭"、"徐偃王壶"、"豆形兽尊仪"、"徐宝蕴"、"大徐王寿铭"、"徐冠卑"、"环头大刀"之刀头 。这些徐器大部分是徐国晚期(春秋时代)的东西,而徐国鼎盛期在西周,那时候的徐器想已在战乱中被掠夺、进献或散失,到目前为止尚不见批量出土、闻世、发现 。
1965年,山东费县上冶镇台子沟村出土"徐子氽鼎",高21.5厘米、口径22厘米、重3.2公斤,铭文:"徐子氽之鼎百岁用之",系徐子"氽"随葬之品,同时出土的还有铜箭头等 。1979年4月江西省靖安县出土三件青铜器都是徐国的遗物,其中有一件铭文18字"雁君之孙徐令尹者旨型,择其吉金,自作炉盘 。"炉盆就如现在火盘,雁和偃同音,古文字可以通借 。1982年在绍兴发掘一座春秋大型墓葬,出土的六件青铜器中有三件铸有铭文,这三件有铭文的铜器是鼎、炉、缶 。缶的肩部有-周铭文因残损未能释读 。炉的底部有铭文三行其中有"徐王之"的字样 。鼎的器盖与器肩各有相同铭文44字,标明徐肴尹自作汤鼎 。据考古学家考证,肴尹可能是管理祭祀的官 。
关于青铜器,古代有"蚩尤作兵"的传说,东夷部落是蚩尤等的后裔,徐器制作曾经处于领先和承前启后的位置 。徐器继承了商器的传统 。例如:商器没有钟、只有铎,铎形状与钟已相同,但比钟小、口是向上的,有柄,执柄而敲鸣,如有铭文一般都刻在柄上 。从西周开始才有口向下的钟出现,徐器"徐髂尹征"自名征城,就是考古中的句耀,句耀是铎的音变,在浙江绍兴出土有越器句镏,当系受徐器的影响 。徐器也善于学习和模仿西周的青铜器制作,仰慕西周的礼制和文明 。在安徽屯溪、江苏丹徒等地出土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不同于当时南方青铜器的制作风格,都带有棘刺类密集的变形动物纹及具有几何印纹、陶纹特点的细密花纹,徐器的中间过渡是难以否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