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国的首位受封君主:虞仲的简介

虞仲有二,史简有载:
其一为周太王的次子、吴太伯之弟,名仲雍,是商末所建吴国的第二任君主 。
其二为仲雍的曾孙,虞国的首位受封君主,排行第二,封在虞国,故称虞仲 。
《史记·周本纪》载: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 。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 。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 。
【译文】古公亶父有长子叫太伯,次子叫虞仲 。太姜生小儿子季历,季历娶太任为妻,太姜、太任都是贤惠的妻子 。太任生子昌,有圣明之兆 。古公说:"我的后代当有成大事者,大概就是昌吧?"长子太伯和虞仲知道古公想立季历,以便将来能传位于昌,所以两人便逃亡到了荆蛮,(按当地风俗)身刺花纹,剪短头发,而让位给季历 。
《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 。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犇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 。季历果然登位,这就是王季,而姬昌就是文王 。太伯逃奔到荆蛮,自称句吴 。荆蛮人钦佩他的品德高尚,追随并且归附他的有上千家,被拥立为吴太伯 。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 。仲雍卒,子季简立 。季简卒,子叔达立 。叔达卒,子周章立 。是时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 。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 。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列为诸侯 。
【译文】吴太伯、太伯的弟弟仲雍,都是周太王之子,王季历的哥哥 。季历贤达,且有一个有圣人之相的儿子姬昌,太王意欲立季历,并传位给姬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便逃奔到南方部族荆蛮人居住的地方,遵随当地习俗,在身上刺画花纹,剪短头发,表示不可再当国君,以此来让避季历 。季历果然登位,这就是王季,而姬昌就是文王 。太伯逃奔到荆蛮,自称句吴 。荆蛮人钦佩他的品德高尚,追随并且归附他的有上千家,被拥立为吴太伯 。太伯去世,没有儿子,弟弟仲雍继位 。仲雍去世,儿子季简继位 。季简去世,儿子叔达继位 。叔达去世,儿子周章继位 。此时周武王灭亡了殷王朝,寻求太伯、仲雍的后代,找到了周章 。周章已经做了吴地君主,便把吴地封给了他 。并封周章的弟弟虞仲在成周之北的旧时夏都之地,这就是虞仲,列为诸侯之一 。
《左传·僖公五年》载: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大伯不従,是以不嗣 。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译文】(虞国的祖先)太伯、虞仲,是太王的儿子,太伯因为逃亡离去,所以没有继位 。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儿子,做周文王的卿士,对王室建有功勋而记录在册,(记勋的典册)保存在朝廷的盟府 。(虢国与晋国的血缘比虞国与晋国的血缘要近,)现在晋国连虢国都要灭掉,还会对虞国有什么爱怜之心呢?
《左传·哀公七年》:大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赢以为饰,岂礼也哉?
【译文】太伯身着玄端衣,头戴委貌冠以实施周礼,仲雍继承他创立的吴国,头发剪断,身上刺纹,裸体加以装饰,难道就符合周礼么?
前后虞仲,事出有因
以上史书的记载出现了前后两个虞仲,而前一个虞仲名为仲雍,后一个虞仲是仲雍的曾孙,排行第二,受封虞国,故称虞仲 。两人是曾祖父和曾孙的关系,那么为什么仲雍也称为虞仲呢?
距今七百多年前的南宋著名文人范成大曾思索过这个问题,并在他的巨著《吴郡志》中作过考释,他的意见是:仲雍是周章弟虞仲的始祖,而虞仲被武王封国于虞,后代人把虞仲的封国"虞"的名称冠于他的始祖仲雍之前,所以仲雍又称虞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