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富二代的张敖来说,他这个赵王都是老丈人赐给他的,这大逆不道之事,他是万万不能做的;但在贯高看来,士可杀不可辱,主辱臣死乃天经地义 。你刘泼皮敢侮辱我王,我如果还跟着唯唯喏喏,气节何在!主子不干俺们干,贯高决定玩一回大的 。
不久,这刘邦又来赵国了,这次可是气不打一处来,因为,他刚从那白登山上下来,三十二万人的大军,被匈奴围了七天七夜,若不是陈平去忽悠单于冒顿的夫人,怕早就叫人家给捉去大漠放马了 。
到了这赵国,松了一口长气,在君臣面前崩起崩起地装了那么久的正神,这下在这女婿面前,可以彻底放松一下了 。于是,这心中的那股怨气便如火山般地喷发出来了 。他在这后辈面前,把那以前的痞子气发挥到了极致 。
赵王当然还是小心翼翼地招呼着,但贯高却受不了,他"吾等义不辱",他决定再次下手,招集了一帮死党起事了,"事成归王,事败独身坐耳" 。
他们制定了周密的暗杀计划,但却被那疑神疑鬼,多心善变刘邦因为地名的不祥,莫名其妙地躲过了一劫,这张敖试图谋害老丈人,那可是泼天的大罪 。于是将这女婿同贯高一起押解回京,对贯高是严刑拷打,希望能从他口中得到张敖主谋的口实 。
贯高受到的酷刑是难以想象的,以至于身上连一块能用针扎的地方都找不到了,其惨烈难以名状,司马公以四字描述为"身无可击" 。但贯高是誓死不改口,把一切都揽在自己身上,坚持赵王不知此事,乃自己一人所为,替赵王澄清 。
刘邦虽是小人一枚,但看到这样的情景也为之感动,有这样替主子辩冤,其忠心天鉴,实为天下第一忠贞之人 。于是,他将赵王张敖放回,并准备重用贯高,许官职以为已用 。
但出人预料的是,当贯高听到赵王被放的消息后,大笑道:"所以不死一身无余者,白张王不反也 。今王已出,吾责已塞,死不恨矣 。且人臣有篡杀之名,何面目复事上哉!纵上不杀我,我不愧于心乎?"乃仰绝肮,遂死 。当此之时,名闻天下 。
就是贯高说,我之所以忍受酷刑而不去死,只为替我王昭雪冤情 。现在我的责任已完,没什么遗恨了!再说,谋刺皇帝是大罪,我还有何面目再侍奉皇上呢?说完,他仰起脖子,用手使劲掐住喉咙,活活把自己掐死了 。
我简直惊呆了,"乃仰绝亢而死",我真是想象不出,自己掐着自己的脖子窒息而死,这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景,不是正史记载,我是绝对不相信的 。贯高以花甲之高龄,如此地死法,几乎非人力所能为;也许,这是义士所有的一种英气、豪气或霸气吧 。
贯高,真壮士、真义士、真智士、真勇士!主辱臣死,他刺杀刘邦是为了替自己的主上出一口气,此谓忠;安排妙计,设计准确,此谓智;受刑而不改口,坚决不胡咬乱攀,此谓义;最关键是明知道后面这些磨难而选择活下来承受这一切,此谓勇!那些义薄云天的肝胆义士几千年来被人们传颂,他们以一刺惊天下,一死炳千秋,这样视死如归的气势,千百年来,令人赞叹敬佩!
对贯高的评价史上一直是争论不休,见仁见智,如东汉史学家荀悦在《汉纪》中说,贯高带头谋反作乱,是个弑君的贼子 。虽然他舍身证明赵王无罪,但小的优点掩盖不住大逆不道,个人的品行赎不了法律上的罪过 。
这一评价可以说是代表主流观点,后世司马光《资治通鉴》则是各打五十大板,他说:汉高祖因为骄横失去了臣下,贯高因为狠毒使他的主子失掉原有的封国 。促使贯高谋反行逆的,是汉高祖的过失;致令张敖亡国的,是贯高的罪过 。
- 吕布从来没打过胜仗为什么世人还是认为他是三国第一武将呢
- 她是刘邦身边第一狠人人前人后翻脸比翻书还快
- 古代男人看美女一般第一眼看哪原来首先看这里
- 三国六大名将坐骑排名第一名竟然会是它!
- 汉朝第一绿帽子是怎么回事带上帽子的人是谁
- 潘安与卫玠相比到底谁是古代第一帅哥
- 中华第一面兰州拉面竟然起源于河南?
- ipad第一次要把电用完吗
- 天才第一步的下一句是什么(天才第一步关键在
- 三国时期最愚蠢的五大将军第一名遗臭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