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拙|改名

【缘木求鱼】
名字不重要 , 重要的是实质;希望通过改名引致更好的变化 , 终归不是做人、做事的正途 。
木木
突然把自己名字改了的人 , 老徐还是认识几个的 , 但凡能说得上话的 , 老徐总忍不住追问一下原由 。 多年累积下来 , 总结总结 , 改名字的缘起也不外乎那么几个:或认为原名土拙、粗陋、拗口 , 要改个洋气、雅洁、合音韵的;或命运乖蹇赖到名字上 , 于是请大师、高人按照阴阳、八字一番鼓捣 , 希望起了新名改运;当然也有想跟过去一刀两断的 , 或隐姓埋名、或洗心革面 , 改名容易 , 见效也快 , 其他的再慢慢说 。
老徐认为 , 起名别管依据的是“符号论”还是“寄托论” , 抑或是“神秘论”乃至别的什么“论” , 一旦确定 , 名字就没有更改的必要 。 不过 , 许多人显然并不这么认为 , 而是抱定名字分量千钧、态度不能随便的信念 , 名字不好问题大 , 改名当然就是唯一的治本之策 , 如此应对成为潮流 , 还催生出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 , 甚至繁荣出了一个产业 。
这当然也无可厚非 。 不过 , 改名之后的效果如何 , 实在无法给出一个具备终极性质的计量 , 于是改名是否有作用、有多大的作用 , 于外人的感觉而言 , 就有点儿像“薛定谔的猫”——说不准或者怎么说都行 。
【土拙|改名】相较于个人改名 , 企业改名之后的效果 , 评估起来似乎就容易些 , 毕竟荣枯兴败都很快 , 而且也摆在明面上 , 大家看一看、掂一掂 , 改名的账应该怎么算 , 心里自然有数 。 略微总结一番 , 也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 即 , 单靠改个名字就能让企业发展转了运、兴旺繁荣起来 , 实在不靠谱儿 , 好像这样的“幸运儿”也确实不存在 。 当年“德聚全”改名“全聚德” , 确实慢慢红火起来 , 但这与改名应该没关系 , 没有内部治理的彻底变革 , 恐怕名字再怎么改 , 事业也兴旺发达不起来 。
道理虽然浅显 , 但热衷改名以求企业发展局面和前途产生质变的人还是不少 。 以A股市场为例 , 三十多年来 , 改名字的股票就不少 , 但经营理念、公司治理不改天换地 , 仅仅依靠换个名字就实现重生的例子 , 思来想去 , 终究找不出一家来 。 股市如此 , 别的什么市场大致也一样 。
这样的规律同样适用于中国外的企业 , 换汤不换药、仅仅改个名头就实现黄铜变真金的企业 , 在世界范围也不存在 。 从这个逻辑上看 , 企业改名恐怕真的没必要(重组、换了大股东的当然另说) , 一是改名本身就有成本 , 二是一旦改不好 , 事情就变大 。 因此 , 与其在改名上操心费力 , 不如把功夫用在经营上 。
这几天 , 世界上最有名的改名 , 当然就是“脸书”母公司改名“Meta”了 。 虽然有名 , 但同样无趣 。 无论从历史、现实还是逻辑角度观察 , 在这种没必要的事情上花费如此大的心力 , 本身就不是加分项 。 尤其有点儿弄巧成拙的是 , 甚至有许多人怀疑本次“整容”的原始动机是想“金蝉脱壳” , 转移外界注意力 , 尽力扭转“吹哨人”揭秘、外部质疑带给公司的不利局面 。 议论、讽刺纷纷 , 叫好的声音几乎没有 , 所以无论“小扎”如何导读“Meta”的正确发音 , 众人七嘴八舌“跟学”的调子都尴尬 。
名字不重要 , 重要的是实质;觉着名字不好 , 或者希望通过改名引致更好的变化 , 终归不是做人、做事的正途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脸书”改名以及类似的一切改名 , 就几乎无意义;当然 , 从引起外界格外关注、警惕改名者“金蝉脱壳”的角度去观察 , 这次“改名”还是有意义的;如果从经验教训的角度考虑 , 这次改名的意义肯定就更大些 , 毕竟 , 这对所有企业经营者又生动地警告了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