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休是谁?东吴政权的最后一缕曙光( 二 )


孙休得知这些之后,又给了孙綝丰厚的赏赐,后来有人禀告孙休孙綝想要谋反,也被孙休抓起来交给孙綝杀掉 。这些举动在孙綝的眼中,无非是一个羔羊般懦弱的君主向自己献殷勤,以求保住自己的小命和帝位 。孙綝冷笑一声,只要有权有兵在手,那个鸟皇位,老子还不稀罕呢!
殊不知这些不过是孙休骄兵的策略,太过熟悉朝堂尔虞我诈的他,怎会甘心真正做一个唯唯诺诺,苟且偷生的傀儡 。
永安元年冬十二月初八,正是腊祭之日,孙休是日设宴,召孙綝入宫 。孙綝并非糊涂之人,明白自己位高权重,正在犹豫自己要不要推托这次宴席,孙休派出的十几名使者又接连来府中催促 。孙綝想来想去,觉得自己身为东吴丞相,又领荆州牧,那个小皇帝怎么看也不像有胆量算计自己,索性心一横,登上了赴宴的马车 。孙綝哪里知道,走入宫门的那一刻,自己已经成为虎口中的羔羊……
捉拿和处死孙綝的过程不必细述,同样是诛杀权臣,不妨与后世北魏孝庄帝诛除尔朱荣进行对比:孝庄帝诛杀尔朱荣之时,尔朱荣有大量同党在地方上统兵,尔朱荣死后,以其兄弟尔朱兆和尔朱世隆为首,在晋阳起兵并最终攻陷洛阳,孝庄帝本人不免被绞杀的悲惨下场 。
而孙綝死后,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其党羽有任何大规模反叛复仇的迹象 。事实上,在诛除孙綝之后,孙休立刻下诏,之前追随孙綝的众人一概不问罪 。虽然时代背景有所不同,孙休毕竟比孝庄帝在政治斗争中做得更为妥善 。
3
任用故臣,英年早逝
东吴景帝孙休在位期间所做的另一项重要举措,乃是重视教育 。
他在诏书中曾经说道:“古者建国,教学为先,所以道世治性,为时养器也 。”(古人创建国家,会将教育学习放在首位,以此来引导世人,陶冶他们的品性,为时代培育人才) 。
孙休本人就是勤奋好学之人,主政之后,他大力推行教化,根据古制设置学官,立五经博士,考核录选应选的人才 。虽然所遴选的人才多数出自江东诸世家,但孙休的兴学之策,依然令江南水乡呈现出一片文化欣欣向荣的景象 。
孙休诛杀孙綝后,其亲信张布和濮阳兴等大受封赏,这两个人阿谀奉承,欺上瞒下,孙休虽然看在眼里,也没法与他们撕破脸皮,毕竟自己身边还是需要有一些用得趁手的人来辅佐 。
事实上,我们放眼整个东吴王朝,会发现每位皇帝身边都会出现有强权的辅臣 。
孙权即位之初,“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周瑜去世后,鲁肃、吕蒙和陆逊分别握有军中大权 。孙亮即位后,先是诸葛恪,后有孙峻孙綝兄弟 。
因为自孙策开创基业开始,就是以“外来户”的身份入主江东,想要站稳脚跟,就必须得到各大世族的支持,但作为皇帝又势必不甘心做这些世族手中的提线木偶,因此就会培养从北方流亡到江东的所谓“流亡北士”作为自己的心腹,到孙休时代,这种局面并未发生大的改变,濮阳兴便是一名典型的流亡北士 。
公元263年,魏将邓艾偷渡阴平,直捣成都,蜀汉君臣开城投降,三分天下去其一 。很快,魏军内部发生斗争,钟会邓艾相继被杀,孙休此时想要借机攻入巴蜀,与魏国隔江而治 。
第二年春天,陆抗、步协等奉命率军围困巴东守将罗宪,始终无法攻克 。数月之后,魏国喘过气来,派兵救援,吴军只得退还 。此时,未满三十岁的孙休身体每况愈下,临终之时,只得将太子托付给濮阳兴,于是便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
孙休未曾想到,濮阳兴并未按照自己的意思让太子即位,而是将故太子孙和之子乌程侯孙皓迎立为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