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藩体制对日本来说有着怎样的利弊?关于它的评价是怎样的( 二 )


天明饥荒与农民暴动
田沼执政期间 , 连续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 。明和7至9年(公元1770年—公元1772年) , 江户、大坂大火 。与此同时 , 江户、东海道、九州、奥羽洪水 , 江户更受暴风袭击 。安永2年(公元1773年)流行传染病 。安永7年(公元1778年) , 京都、日向洪水 。安永7至8年(公元1778年—公元1779年) , 伊豆大岛火山喷发 。公元1779年鹿儿岛樱岛火山喷火 。天明3年(公元1783年)浅间山火山爆发 , 熔岩飞溅十余国 , 死者达2万余人 。同年起 , 从关东到东北、奥羽 , 连续发生大雨、大风、霜冻等 , 继续几年 , 受害严重 , 出现了“天明饥荒” 。天明3至4年(公元1783年—公元1784年)津轻郡(青森县西北部)饿死者达12万人 , 据说全家死亡变成空室者3.5万余户 。仙台藩饿死者14至15万人 。天明4年春 , 因传染病死亡者也很多 , 饿死者则达30万人 。
这时的农民 , 已不是芝麻似的散漫和被任意压榨的对象了 。当他们再也无法忍受下去时 , 便团结一致 , 拿起竹枪、镰刀 , 举起席旗进行战斗 。用幕府老中松平定信的话说:“出告示 , 民众也不听 , 反加诽谤 , 凡事下凌上 。”当时的社会 , 正如米泽藩藩医所说:“稍有变故 , 人心即生动荡 , 向农民征税稍苛 , 便滋生事端 。连年到处出现党徒 , 日光方平息 , 又出山县大贰 。大阪有骚动 , 佐渡即不稳 。伊势起纠葛 , 越后便喧器 , 天下渐呈动乱之兆 。为国主者自警之日来临矣 。”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 宝历5至6年(公元1755年—公元1756年) , 秋田等地因滥发纸币 , 物价高涨 , 爆发起义20次 。明和1至2年(公元1764年—公元1765年) , 关东幕府领地爆发了岛原起义以来最大的农民战争 。它起因于幕府向农民征苛税 , 20万农民进江户 , 最后为幕军残酷镇压 。80年代发生严重天灾 , 农民起义成为封建制度真正的威胁 。天明3年(公元1783年)达39次 , 天明6至7年(公元1786年—公元1787年)2年 , 分别达20至30余次 , 是仅次于维新前夕起义的高峰时期 。1786年备后福山藩二万农民起义 , 在秘密组织——太平组领导下 , 同领主军作战 , 农民没有一人牺牲而取得完全胜利 。
城市贫民的暴动与田沼政治的没落
城镇的市民暴动 , 以明和5年(公元1768年)新泻的暴动最突出 。新泻市民为反对米价高涨 , 领主苛税 , 赶走了四奉行(市、镇长)以下的幕吏 , 由新兴商人执掌市政达2月之久 。建立自卫组织 , 廉价售米给贫苦市民 , 并降低典当利息 , 成为这一时期城镇市民暴动的典型 。
天明6至7年(公元1786年—公元1787年) , 由于商人乘天灾饥荒 , 抬高米价 , 城市贫民起义、暴动、几遍全日本 , 其中以江户市民暴动的规模最大 。暴动从1787年5月18日开始 , 由5000多人组成的起义队伍分成24组 , 捣毁本所、深川两区附近的所有粮店、仓库和富人住宅 。20日暴动扩大到赤坂、四谷、青山等区 。21日更波及到芝、高轮、日本桥、浅草一带 。22日遍及全市 , 捣毁粮店980家以上 , 酒店、典当业达8000家 , 整整4天 , 幕府统治完全瘫痪 。当时人认为 , 这次暴动甚于享保18年百倍(《梦语》) , 实“江户建城以来未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