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季基的嫡子里见治部大夫义实,当时被称作又太郎御曹司,年虽不满二十岁,武勇智略胜过其父祖,且举止文质彬彬 。三年来与父亲相伴,不厌被围之困苦 。突围之日也是身先士卒,杀敌十四五骑,还想与劲敌交锋,誓死向前 。其父季基遥见而忙呼唤制止道:“义实,勇士不能忘身而逞一时之勇,今日死得其所,似乎无可非议 。但是你我父子一同战死,则是对祖先莫大的不孝 。与京都和镰仓为敌,一心奋战,已势竭力穷,今日城陷,父为尽节而死,子为父脱身,保存一条性命,何耻之有?赶快杀出重围,等待时机重振家业 。快逃走吧!”父亲如此催促,义实听罢,在鞍上低着头,没有立即从命,却说:“您说的虽是,但眼看父亲拼死而不顾,竟厚颜无耻地逃走,虽三岁之幼儿亦不为,何况生于武士之家者,儿今已十九岁,深通文武之道,顺逆邪正,古人之得失也大体知晓,只想同您共赴黄泉 。死得其所而不死,遭人耻笑,身败名裂,有辱祖先,非儿之所愿 。”季基注视着他的脸颊,频频点头,赞叹义实说得好,又说道:“尽管你说的也有一定道理,倘若我让你改换衣装,圆顶黑衣,出家为僧,你可以悖逆我的教导;如拒绝等待时机重振家业,则是不孝 。难道你不知道,足利持氏并非吾家世代相传的主君 。原来我们的先祖跟随同族的新田义贞,在元弘、建武时期曾立战功 。从那时起即是新田的党羽、南朝的忠臣,但由于明德三年冬初南帝入都,便失掉了赖以遮雨的大树,因而不得不另受招募跟随镰仓的足利家 。亡父(里见大炊介元义)伺候满兼主公(持氏之父),我侍奉持氏,今为幼主已尽了忠心 。连这个义理都分辨不清,只知去死,能说是好武士么?学问也白学了!你如此不听为父之言,吾非汝父,汝亦非吾子 。”
父亲焦急气愤的言词,使义实受到义理的苛责,不由得伏在马背上潸然泪下 。他们父子孰死孰生,谁先谁后,也是未卜难知的 。摇旗呐喊进攻的敌军如海上传来的惊涛骇浪 。季基回头一看,已不能再犹豫,对早已心领神会的谱代家臣杉仓木曾介氏元、堀内藏人贞行等使了个眼色,两人一同起身道:“我们陪同小主人一同逃走 。”说着木曾介忙为义实牵马,藏人在后边打马,向西逃去 。季基心想,此时此际,与从前的楠木正成公在樱井驿将其子楠木正行打发回去,心境相同,其忠魂义胆也大概如此吧!身边剩下的士卒凄然地在列队等待着 。季基看了逃走的儿子一眼,现在好像松了口气,该是决一死战的时候了 。他勒紧缰绳,重新骑好战马,带着不足十骑的残兵,慎防敌军从两翼包剿,直向密集进攻的敌军冲去 。勇将手下无弱兵,主仆一骑又一骑地杀伤敌人,士卒们心里只想着让义实易于从后边逃脱,而不让占优势的敌军前进一步 。他们踏越战友的尸体,挥戈制敌,与敌军拼杀、扭打在一起 。大将季基更是异常骁勇,八骑随从均死在乱军之中 。鲜血染红了野草,双方横尸遍野,虽被马蹄掀起的尘土埋没,但他们不朽的英名传至京师,表现了大丈夫壮烈牺牲的精神 。
这时里见义实由杉仓、堀内领着已逃出二里之遥 。严父的战况如何,着实放心不下 。几次勒马回头张望,只听得喊杀声、利箭的鸣叫声,一片喧嚣嘈杂 。心想大概城已陷落,只见火光冲天,说声:“糟啦!”便想立即勒马杀回 。可是两位老臣从左右拉住马头,一动不动地说:“这可不妥,您莫非糊涂了么?事已至此,无论如何也要听从老爷的教诲 。现在回到城中,只能无谓地丧生,是比古歌中的飞蛾扑火还轻率的行动 。夫大信不信,大孝似不孝,这些古人的金玉良言,您不是平素常背诵么?不论贵贱,忠孝之道只有一条,怎能迷惑了呢?”紧拉住马头又说:“请您往这边走 。”
- 他是后秦的开国皇帝,竟因一个噩梦被吓死
- 晚清禁卫军战斗力远胜北洋军,他们的结局是什么?
- 宋明理学简介产生的原因和代表人物有哪些
- 三国孟达为什么要反复害关羽?诸葛亮是最后怎么解决掉他的
- 先干为敬什么意思 先干为敬的意思
- 测量放样是什么意思 测量放样的含义
- 孰为汝多知乎什么意思 孰为汝多知乎的意思介绍
- 何不拜我为王的何是什么意思 何不拜我为王的何的含义
- 为谁风露立中宵是什么意思 为谁风露立中宵的出处
- 咫尺为零是什么意思 咫尺为零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