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成功之道其实很简单,但大多数人都坚持不了( 二 )


这就是曾国藩的战略思想 。他曾这样总结自己说:“十余年来 , 但知结硬寨、打呆仗 , 从未用一奇谋、施一方略制敌于意计之外 。此臣之所短也 。”——这确实是一个“笨小孩”的选择 。
不过 , 这也正是曾国藩的过人之处 。在中国历史上 , 好像特别缺这种“笨”的思想 , 每个人都在挖空心思地让自己变得聪明一些 , 让自己的行动变得更加快捷 , 甚至在最该讲究稳妥的战场上 , 竟然出现了最具奇思妙想的《三十六计》、《孙子兵法》 , 让残酷的战场变得更加残酷 , 没有人能预料到自己的下一步在哪里 。
而曾国藩却以一种笨到家的战略思想告诉人们 , 世上还有另一种战争 , 或许留不下光彩夺目的战争艺术 , 但却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战争的最终胜利 。
正是这种笨到家的用兵之道 , 才打败了太平天国第一名将石达开 , 打败了第二名将李秀成 , 打败了第三名将陈玉成……
在关于曾国藩的故事中 , 有一个故事流传甚广 , 即改奏折 。那是1854年 , 曾国藩在湖南靖港打了败仗 , 让幕僚给皇帝写了一封奏折 , 报告一下自己跟太平军作战的情况 。这时候就显出曾国藩的选材特点来了 , 这位朴实的幕僚实在是太朴实了 , 把老曾历次的失败战役也都写了个一清二楚 , 最后还老老实实地加了一个成语——“屡战屡败” 。
老曾一看 , 虽然有点别扭 , 但也很欣慰 , 毕竟这位幕僚深得自己的“笨”之道 , 绝不偷奸耍滑 , 便同意了这份奏折 , 只是在“屡战屡败”这个成语上略一寻思 , 给改成了“屡败屡战” 。
这一改 , 顿时境界全出 。
如果说“屡战屡败”还只是能力上的“笨” , 那么“屡败屡战”就成了精神意志上的“笨”了 。打了败仗怕什么?“聪明人”才脚底抹油开溜呢 , 咱“笨人”要的就是绝不后退 , 坚持到底!
曾国藩就是这样一个“笨小孩” , 从为军队选材 , 到具体的战略布局 , 再到战斗意志 , 无不体现着“笨”的精神 。当然这个“笨”并不是一般的“笨” , 而是朴实、扎实、一步一个脚印、勇往直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笨”精神 。
正是这样的“笨” , 才成就了这位晚清第一人的丰功伟业 。
正是这样的“笨” , 才让中华民族能够脚踏实地 , 稳稳地走过五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