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庆云|住着千万排屋,80岁爸爸这两个字让人心酸
阳台上泡沫箱里的那些小菜,是在杭州住着排屋的老郑的宝贝。
来杭州帮儿子带娃16年,马上要过80岁生日的老郑心里有个念头越发强烈。
回老家去。
在杭州当老漂这么多年,是老郑既心甘情愿又纠结的选择。当年来杭州帮这个宝贝的小儿子,是老郑自己要来的。
小儿子很优秀。
从农村走出来,在杭州打拼,凭自己的本事娶妻生子,买房子换排屋,“我除了供他读大学,其他啥忙都没帮上”。
帮忙带娃,老郑觉得义不容辞。
只是他没想到,这一帮就已16年。
老家的邻居都羡慕他:杭州那么好的房子住着,出去就是钱塘江边,儿子孙辈就在身边,多好。
每每听到这里,老郑总会笑:杭州是真好。
可后面的半句话他藏在心里:杭州再好,还是想回老家。
杭州为什么没有老家好?
老郑细细想了很久,有答案又似乎没有很明确。
他最后给出了两个字:自在。
“我们是一群连根都没有的人。”从金华来杭州14年的吴阿姨觉得自己的生活似乎一眼都看得到头。
她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各生了一个孙子,女儿也生了。“我带大这个,再带大那个,女儿家的大外孙已经上初三了,我觉得我总要解放了吧,可她前几年又生了个二胎,现在小外孙刚上幼儿园。”
吴阿姨的杭漂生活因此又被拉长。
而她心里更加清楚的是,那个她想了千万次要回去的老家,已经不是原来那个老家。
对于她来说,未来比起在老家养老,留在杭州似乎更加符合实际。尽管她到现在,依然对老家念念不忘。
45%。这是杭州拱墅区东新街道万家星城社区对小区老年人的最新统计数字。
这个均价5万多一平方米的小区里常住的老人中,45%以上是和老郑一样的老漂族。
他们接送孙辈们上下学,准备家里的一日三餐,似乎总在忙。
他们渴望什么,担心什么?害怕什么?他们和子女孙辈之间、和新邻居之间,和杭州这座城市之间,又在发生着什么?
老郑,80岁,杭漂16年
住着钱塘江边豪宅,可他越来越想回老家
除了找到圈子,
还有一个问题是怎么和儿子朝夕相处
孤独感在找到圈子之后会慢慢消失,但另外一个问题又出现了:怎么和孩子朝夕相处。
老去的老漂在老家时曾是一家之主,到了儿子家,一切都变了。他曾经的那些价值观、处事办法、生活习惯、育儿观念等都在一天天的日常中面临着现实的挑战。
近80岁的老郑住在儿子钱塘江边的豪宅,可他越来越想回老家去。
儿子郑先生在看到小时新闻的报道后,给小时新闻打来了电话。
“回老家其实只是他自认为的自在,随着客观环境的改变,人的心态也改变了。”郑先生说,原本让父亲来杭州,是真的想让他们来享享福的:“父母都是辛苦了大半辈子的人,家里搞卫生我们也请了阿姨,当初让他们来,是真的想让他们歇一歇的。”
初衷是好的,可现实却是各种细碎的摩擦。
暂不提教育观念方面的大相径庭,仅仅是生活上的观点不一致,就已经让父子双方疲惫。
比如电视机遥控器的使用,除了开关、调频键,老人一窍不通,无意间碰到一个按钮,电视上就出现了雪花。教了很多次,还是学不会。
再比如这两年家里吃饭用公筷,老人还是喜欢直接用自己的筷子在菜碗里挑挑拣拣。
这些都不是大事,让郑先生懊恼的是老郑的态度。
每逢这样的小摩擦出现,郑先生一开口,老郑都会气呼呼地说一句:“我要回去了。”
对于父母亲背井离乡的付出,郑先生内心充满了感激,可是老父亲三番四次这样,郑先生也感到疲倦。
- 恩施州医疗队|携手抗疫,共渡难关!湖北医疗队驰援天津核酸筛查
- 重症医学科|沂水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丁森接受监察调查
- 张晓辉|前郭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大队长张晓辉:赤胆忠诚护民安
- 大清查|汝州市公安局开展岁末年初大清查大巡逻启动仪式
- 人民警察|人民警察节 请查收你的专属定制
- 震区|青海门源震区开展全方位排查!4名轻伤群众已返家
- 疫情|新年第一天!县委书记潘晓辉看望慰问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并检查相关工作
- 平安过节|“辞旧迎新 平安过节”淄博市张店区第二人民医院开展行政大查房工作
- 进京检查站|壹现场丨民警深夜值守进京检查站过路司机送来满箱暖宝宝
- 淄博市救助管理站|淄博市救助管理站、淄博福彩联合开展“夜间救助巡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