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朝发明家马钧:三国比诸葛亮还出色的科学家( 二 )


中国的制图术很早就出现了,春秋战国时代,大约也是征战的需要,已经有相当水平 。还记得荆轲刺秦王的事吗?荆轲就是以向秦王嬴政献地图为名,在地图中暗藏匕首,躲过卫士的盘察,留下了“图穷匕首现”的成语 。长沙马王堆出土过西汉用帛画的地图,近年还发现西汉的纸地图,可能推翻东汉蔡伦造纸的传统认识 。事实上,三国时期制图术的确有一个新的大发展,不仅是绘图技术的提高,还提出了最早的制图学理论,这就是历仕魏晋的裴秀绘制的《禹贡地域图》、《地形方丈图》和“制图六体”,即“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六个基本原则,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制图理论,其影响一直延续到清代 。在世界地理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与古希腊的托勒密交相辉映 。著名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制图学,要比西方领先一千年左右,现存西安碑林里的两方宋代地图碑刻描绘中国地形之细致准确,至今仍令人惊叹不已 。
三国的军事医学也有很多传奇性的故事,最有名的,自然是华陀的故事了,他为关羽“刮骨疗毒”,要用开颅手术为曹操治疗“头痛风”,这在传说中都被带上一层神奇色彩 。史书记载,华陀是用一种叫“麻沸散”的药作为麻醉剂,来进行外科手术的,《三国志》的有关记载,是人类文化史上关于全身麻醉术和腹部手术的最早记录 。这种神奇的麻沸散究竟是如何配制的,至今也还没有真正搞清楚,有的人认为是以鸦片为主要原料,有的人认为是曼陀罗花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不是战争的环境,外科手术不可能取得这么大的进展 。
华陀还创立了最早的健身体操“五禽戏”,摹仿五种动物的形态动作用来怯病强身 。今天武术里的形意拳,什么猴拳,蛇拳,鹰拳等等,很可能就是由此发展变化来的 。还有现在风行的健美操,道理也是一样的 。关云长“刮骨疗毒”在小说中也说是华陀做的,史实上曹操杀华陀在前,关羽负伤事在后,“刮骨疗毒”是另一位不知名的医生做的,可见当时有本事的军医还不少 。因为华陀有名气,情节上又能前后照应,所以后世小说家就把故事移花接木,安在他头上了 。
此外,被后人尊奉为“医圣”的张仲景也是和华陀同时代的人,不过他的名字在《汉书》而不是《三国志》里,因此一般以他为东汉人了 。张仲景是内科专家,当时战乱频繁,疫病流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对军队也有很大影响,曹操兵败赤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士兵感染时疫的人太多,战斗力大受影响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创立了一整套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中医辨证诊治的临症理论,至今仍被中医视为法则 。据说华陀看到这部书曾拍案叫绝,说:“此真活人书也 。”是一部真正可以救活人的书 。医学的每一个重大进展,都是以无数生命为代价的 。但是每一个重大进展,又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 。
说到三国科技,人们总是推崇诸葛亮,史书也确实记述他非常重视科技,还亲自发明创造,“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工械技巧,物究其极 。”用今天的眼光看,他是一位一专多能的T型人才 。从这一点看,他和两汉以名物训诂的见称后世“汉学”大儒有着带有根本性的差别 。文革中有人以他为“法家”代表,实际上“儒法兼用”才是后世能员干吏的特点 。
其实,那时候最巧的还不是诸葛亮,而是曹魏的马钧,就是改进诸葛亮连弩的那个人,被誉为“绝世巧思” 。他出身贫寒低微,却聪明好学,肯于钻研,发明改进了很多东西 。有一次听见人们议论说,古时候有一种指南车,失传已久,恐怕不是真的,他却认为原理是对的,也应该能造得出来,别人都不相信,经过几天研究,他果然制造了一种制作出以齿轮传动的一种指南车,这在行军时是非常实用的 。还有农业上使用的提水工具“翻车”,“令儿童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出更入,其巧百倍于常 。”(《晋书·杜夔传》)这在浇灌耕地上非常实用,至今仍在南方一些地方能够看见的龙骨水车,恐怕就是翻车的后代 。马钧还改进了织绫机,提高功效五六倍,使古代纺织技术有了一个突破性发展,这类机械直到解放前还可在一些偏僻的农村看到 。还有水力推动的齿轮传动玩具“百戏” 。他的发明涉及范围相当广泛,真可谓三国时代的爱迪生了 。说来他也是曹操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受益者 。这说明作为领导者,最重要的还是会用人,而不一定事必躬亲,这一点上,似乎还是曹操更高明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