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主帅哪家强?曹操、刘备、孙权能力评估( 三 )


二是见机而作——苦等一个“时”字 。刘备的韬光养晦并不是消极等待 , 而是暗中使劲、徐图自强 。无论处境如何艰难 , 他都不堕青云之志 , 一直帝室之胄为标榜 , 以匡扶汉室为己任 , 成语“髀肉复生”就是刘备对老之将至、功业不建的感叹 。在公孙瓒手下 , 他不失时机拉拢赵云;在曹操手下 , 又与董承密谋诛杀曹操;在袁绍手下也不安心 , “阴欲离绍”;在刘表手下 , 多方交接荆州豪杰 , 以至于“表疑其心 , 阴御之”;在刘璋手下 , 刘备更是无所忌惮 , “北到葭萌 , 未即讨鲁 , 厚树恩德 , 以收众心”——取刘璋而代之的政治野心昭然若揭 , 待到时机成熟 , 便寻找借口 , 进围成都 。所以 , 刘备的韬光养晦 , 是为了等待时机 , 只要历史机遇来了 , 他就会象“救命稻草”一样牢牢抓住不放 , 趁势而上 , 一飞冲天 。对此 , 有些独具慧眼的人洞若观火:周瑜提醒孙权 , “刘备以枭雄之姿 , 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 , 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程昱和郭嘉反复建议曹操杀刘备 , 尤其是程昱 , 《三国志》记载了他给曹操的建议 , “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 , 终不为人下 , 不如早图之” 。在曹操派刘备、朱灵率军拦击袁术的时候 , 这两位谋臣极力劝说“刘备不可纵” 。可是为时以晚 , 刘备从此如蛟龙入海 , 一生以曹操为敌 。
三是收揽人心——力行一个“德”字 。刘备的名言是“勿以恶小而为之 , 勿以善小而不为” , 临终给儿子刘禅的遗言是“惟贤惟德 , 能服于人” 。刘备的仁厚、义气 , 在《三国演义》中被大书特书、极力渲染 , 正史上也有多处记载 。《三国志》和《魏书》都讲了刘备作平原相时 , 郡民刘平派刺客杀他的事 , 最终“客不忍刺 , 语之而去” 。最能体现其仁义的 , 是赤壁之战前刘备的“两个不忍心”:一是诸葛亮劝刘备乘刘表之丧攻襄阳、取荆州时 , 刘备说“吾不忍也” , 没有采纳;二是荆州父老十余万众随刘备转移 , 刘备不忍遗弃 , 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 , 今人归吾 , 吾何忍弃去!”但是 , 刘备不是一味恪守仁义的腐儒 , 而是个政治家 , 所谓的“仁义” , 也只是他收拾人心、壮大队伍的政治宣言 , 一旦危及到根本利益的时候 , “仁义”也可以抛之脑后——曹军急速追击到近前的时候 , 刘备照样舍弃十万荆州父老而去 , 仓皇逃命 。《九州春秋》记载 , 庞统劝刘备取益州时 , 他先是大言炎炎:“今指与吾为水火者 , 曹操也 。操以急 , 吾以宽;操以暴 , 吾以仁;操以谲 , 吾以忠 。每与操反 , 事乃可成耳 。今以小故而失信义于天下者 , 吾所不取也 。”当庞统再进一步劝说“今日不取 , 终为人利”之后 , 他立即撕下仁义道德的面具 , 反攻刘璋 , 直逼成都 。一路捷报频传 , 刘备高兴之极 , “于涪大会 , 置酒作乐 , 谓统曰:‘今日之会 , 可谓乐矣 。’”这时 , 连建议夺取益州的主谋庞统都看不下去了 , 说:“伐人之国而以为欢 , 非仁者之兵也 。”——此时的刘备哪有半点仁义君子的风范与作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