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人杨良瑶:先于郑和最早下西洋的外交使节( 二 )


应当指出的是,贾耽曾任鸿胪寺卿,负责接待蕃人宾客事务,稍后又担任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官职 。据悉他十分喜欢国家地理知识,晚年常向四夷来使及出访四夷的使节询问道里民俗,并写入自家著作 。其所记广州至大食一段海上路程十分详细,所取原始资料当来自杨良瑶一行的亲身经历 。据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考证,贾耽所记通往大食海道的不少国名、水名,多与阿拉伯人的记载颇相一致,“足见其所见者,闻自阿拉伯人也 。”依笔者拙见,阿拉伯人固然熟悉由大食至中国的海上航路,但贾耽在这里所记录的从南海通过印度洋抵达黑衣大食首都缚达的海上航行路线,更当来自杨良瑶作为聘国使西行黑衣大食的海上日志 。照常例,杨良瑶归国后,应当向朝廷做出详尽的出使报告,贾耽因职务之便,获悉这一信息并写入著作,亦属情理中事 。故而贾耽之于杨良瑶,恰如逻斯梯谢奴之于旅行家马可·波罗一样 。
杨良瑶回国后,因功勋卓著,恩宠更渥,颇受德宗皇帝的器重 。杨良瑶“夙夜在公,日月匪懈 。不改经制,惜费省劳 。”举凡唐德宗圣情眷顾的贵主亲王,其丧葬事宜一律交委他筹划办理,因其功劳巨大,受赐“金帛纷纶,不可备纪矣 。”
贞元十五年(799年),淮西吴少诚拥兵叛乱,杨良瑶于是奉命主持军事 。他安抚民心,派人侦察敌情,“复请完城聚谷,缮甲理兵,用简易而渐谋,不日月而功就,化怯懦为勇健,变藩篱为金汤” 。用了较短的时间,当即平息了藩镇叛乱 。至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取得了平藩战役的最后胜利 。他因素积威望,久着功勋,已经成为唐顺宗非常倚重的掖庭重臣 。
唐代中后期,特别是德宗、宪宗时期,佛教信仰日益兴盛 。杨良瑶年迈退养后,仍崇信佛教 。据碑文记载,“及乎晚途,归信释氏,修建塔庙,缮写藏经,布金买田,舍衣救病,可谓竭臣子人间之礼,尽生死区外之因,孜孜善心,没齿无倦矣 。”这个时期,距唐武宗“会昌灭佛”已为时不久,更足以说明当时社会上佛教信仰的极端兴盛 。
岁月沧桑,但历史不容忘却 。杨良瑶身为唐朝宦官,率领使团航海出使黑衣大食,对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时距今已有1220多年了 。这一时间,较之永乐三年(1504年)明成祖派遣太监郑和七次率船队远航印度洋西岸,整整早了620年 。现在,我们既要为郑和下西洋给予世界航海事业的伟大贡献而骄傲,更要为杨良瑶早在公元8世纪后期就远航中东的历史壮举而自豪!
【咸阳人杨良瑶:先于郑和最早下西洋的外交使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