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山家族的中国故事:鸠山由纪夫不拜靖国神社( 二 )


1931年9月18日 , 日本关东军炮击北大营 , 攻占沈阳 。攻入张学良官邸的日军 , 打开了张学良卧室的保险柜 , 发现里面有张学良资助大量日本政客的证据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付给当时在野的政友会成员 , 仅一次资助政友会实权人物床次竹二郎就达50万元 。根据日方披露 , 张学良与政友会曾有密约——由张学良资助床次竞选日本首相 , 而政友会则承诺“掌权后 , 逐步放缓并最终结束日本对东北的侵略进程” 。从资料上看 , 在政友会政治家们接受张学良“政治献金”期间 , 鸠山一郎正担任该党的总务部长 , 是其中的关键人物 。
张学良原希望通过这个秘密计划 , 分化瓦解日本政坛 , 以阻止日军侵华 。然而 , 在双方的联络过程中 , 张学良对政友会是否真正具有阻止日军侵略东北的能力深表疑虑 , 因此仅支付了一部分款项 。不久 , 床次竹二郎在竞选中失败 , 而张学良的这步暗棋 , 也未能阻止日军侵华的脚步 。
在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侵华战争时期 , 鸠山一郎与军部当政的东条英机不合 , 双方矛盾激化 , 鸠山曾经辞职以示不满 。但是 , 自1931年起 , 他两次出任文部大臣 , 严厉压制左翼力量 。因而 , 有人认为鸠山一郎是“反东条 , 但不反侵略”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 1946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 , 盟军将鸠山一郎判为促进军国主义发展的政治人物 , 剥夺其政治权利 。
然而 , 1954年 , 鸠山一郎东山再起 , 坐上日本首相宝座 。由于早年的经历 , 鸠山一郎深深地知道邻国对日本外交的意义 , 因而在其任内 , 特别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 。尽管由于政治形势的限制 , 当时实现中日邦交的时机尚不成熟 , 但鸠山一郎第一次组阁期间 , 即通过其亲信石桥湛山的努力 , 达成了中日之间发展民间贸易的协议 , 为中日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鸠山威一郎:负责《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谈判
鸠山家族的第三代政治人物 , 是鸠山由纪夫的父亲鸠山威一郎 。鸠山威一郎曾在日本政府大藏省(即财政部)连续工作30余年 , 是当时日本政坛有名的“财神爷” 。1970年 , 他当选参议员 , 工作重点转入外交方面 , 曾多次访华 , 积极支持中日友好并作了大量工作 。
1976年 , 鸠山威一郎担任福田赳夫内阁外相 , 具体负责与中国就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进行谈判 , 为这一条约的缔结打下了坚实基础 。
除了官方的工作以外 , 鸠山威一郎还从民间角度对中日合作与交流作出了贡献 。
1954年 , 鸠山家族建立了国际交流组织——日本友爱青年协会 , 这个组织被鸠山威一郎用作与中国进行交流合作的平台 。1974年 , 鸠山威一郎接替其母薰夫人就任日本友爱青年协会会长 。同年 , 该协会与中国中日友好协会建立合作关系 , 并于1980年前 , 先后派出三期“中日友好亲善使节团”访华 , 也曾接待中国青年代表团访日 。1981年 , 鸠山威一郎积极促成中日双方开展研修生合作项目 , 同年 , 第一批中国研修生赴日进修 。对日派遣研修生 , 曾是中日交流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 既为中国培养了急需的技术人才 , 也弥补了日本劳动力的不足 , 给双方都带来了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