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上的权谋之王:东汉的末世枭雄司马懿( 三 )


过于谨严方正的人,总是无法准确拿捏小人心思,盖“以己度人”乃人之思维惯性,故面对司马懿时,诸葛亮谨严方正的个性反而诱发一种盲点,导致想当然 。阴柔无比的司马懿,本是不耻于钻爬狗洞的混世豪杰,他根本不在乎当众穿女装 。用激将法对付司马懿,那是把拳头打在棉花胎上 。司马懿无比珍惜自己侥幸握有的那点军权,对诸葛亮又充满畏惧,他输不起,故拒绝与对方一决胜负 。再说,有一点他至少判断对了:只要坚守,诸葛亮就会因粮草不敷而主动退兵 。
古罗马将领费边在遇到迦太基名将汉尼拔时,曾采用相似的拖延战术,同样取得若干成效 。现代政治术语“费边主义”缘此而来 。和司马懿一样,由于无限制地拖延,费边当时也引来手下不满,他也被讥讽为“犹疑不决的人” 。据罗马史家李维记述,费边小时候就有冷漠的特征,亦与司马懿相仿 。
在诸葛亮面前尽显庸手、下手姿态的司马懿,遇到逊于自己的对手,立刻英明神武,焕然一新,俨若韩信附体,孙膑再世 。他征讨叛将孟达、征伐辽东公孙渊的那两场仗,打得相当漂亮,我们只有回想起他在诸葛亮面前的窝囊相时,才恍然惊觉,那不过是两场实力悬殊的战役,就像世界冠军球队8:0屠杀鱼腩球队,场面好看,内涵不足 。天生一副阴阳脸的司马懿,征讨孟达前,先写了一封充满善意的慰安信,令孟达放松戒备 。然后麾动大军,用八天时间完成对方以为至少需要一个月的路程,兵临城下 。最终,孟达尸身被“传首京师”,在洛阳的“四达之衢”烧成了灰 。
司马懿征伐辽东公孙渊时,手段更是毒辣 。为了树立威名,司马懿在确信自己有把握吃掉对方时,连投降机会都不给对方 。公孙渊派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两位老臣前来求和,司马懿竟以两人“老耄,必传言失旨”为由,加以斩杀,同时发出檄文,要求对方再派“年少有明决者来”,公孙渊无计可施,只能另派年轻些的侍中卫演,前来商定送人质的日期 。司马懿又换了套说辞,煞有介事地正告道:“军事大要有五: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余二事惟有降与死耳 。汝不肯面缚,此为决就死也,不须送任 。”又拒绝了对方送人质的乞求,放手进攻 。最终,公孙渊战死在梁水边,司马懿大获全胜 。
司马懿入城后,高举屠刀,“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余人皆杀之,以为京观 。伪公卿已下皆伏诛,戮其将军毕盛等二千余人” 。所谓“京观”,亦名“武军”,是一种野蛮的耀武方式,即用泥土夯实尸骸,在路边筑成恐怖高台,显耀武功,震慑他方 。古语“坑”亦同此义,非指活埋 。“京观”与“坑”的区别在于评价上的褒贬,而非方法上的差异 。泯然于“处决”与“屠杀”之别,以屠戮代替正法,是古人常见的认知缺陷 。
司马懿大开杀戒的襄平城,即今之辽宁辽阳,时天气严寒,随征军士衣衫单薄,他们见司马懿收缴了大量衣物,遂请求增衣御寒 。司马懿心肠别致,竟一本正经地声称“襦者官物,人臣无私施也” 。古来将领,往往视兵士为自己家财,倍加爱护,战胜后大加赏赐,几成惯例 。对士兵不加体恤,不仅有损士气,还会带来风险,古罗马士兵经常在兵营里闹事,甚至直接导致皇帝被杀,起因多半在此 。当初曹操否绝司马懿伐蜀建议,所持理由之一即是“士卒远涉劳苦,且宜存恤” 。可见,悭吝、乖戾如司马懿者,百不有一 。然与此同时,司马懿又上奏朝廷,把1000多名60岁以上的士兵解除兵役,遣返回乡,似乎又表明他不是一味狠毒 。不过考虑到这些士兵年满六十,即便不致战死,也会随着生理大限迫近而日渐凋零,我们仍然不宜将该举措视为善政 。总之,这老怪物有着神出鬼没的道德感,极难一言以概之,难怪《晋书》作者感叹道:“迹其猜忍,盖有符于狼顾也 。”“狼顾”是什么?说不清,至少不属于“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