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史万岁、贺若弼:隋朝盖世名将缘何惨死?( 二 )


600年突厥达头可汗率兵入侵,隋文帝命杨素、史万岁分路出击 。史万岁的军队在大斤山与突厥遭遇,突厥可汗遣使询问隋军主将是谁,当听到史万岁后,他一时还不敢相信,便又问道,“得非敦煌戍卒乎?” 当确定隋军统兵将帅就是当年威震敦煌的史万岁后,突厥可汗慌忙引军回撤 。史万岁率军追击百余里,大破突厥,斩杀数千,胜利而还 。
但这场胜利却直接要了他的命,另一路的统帅杨素非常嫉妒史万岁的军功,便上奏说突厥本来没想入侵,只是来塞上放牧而已 。当时隋文帝对杨素言听计从,于是史万岁没有得到封赏,此后史万岁虽然多次上书申辩,但隋文帝也未醒悟 。
当年10月9日隋文帝废除太子杨勇,同时隋文帝询问时史万岁在何处,杨素诬陷说史万岁去了东宫,以激怒隋文帝 。隋文帝果然信以为真,下令召见史万岁 。当时出征将士数百人在朝称冤,史万岁对众人保证,会向皇帝奏明一切的 。
结果史万岁见到隋文帝后,说将士有功,为朝廷所抑,性情耿直的他词气愤厉,这让隋文帝更加愤怒 。杨坚一怒之下,令左右将史万岁暴杀,时年52岁,可怜一代名将就这样惨死 。事后隋文帝追悔不已,但为了名声,还是下诏列出史万岁许多罪名,以掩盖自己的荒唐行为 。
史万岁为将很有特点,治军不严,让士兵们随遇而安,夜晚也没有人担当警备,然而敌人却从不敢偷袭 。临战对敌之时,随机应变,战无不胜 。他死后,“天下士庶闻者,识与不识,莫不冤惜 。”
2.贺若弼
复姓贺若,字辅伯,544年出生,河南洛阳人 。父亲贺若敦以武烈闻名,曾任北周的金州总管,之后得罪北周权臣宇文护而被杀 。临刑前,贺若敦对贺若弼言道“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当成吾志 。且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 。”,为了让儿子吸取自己的教训,贺若敦用锥子把贺若弼的舌头刺出血,告诫他要慎言 。
少年时贺若弼胸怀大志,骁勇善骑射,博涉书记,名重一时 。北周齐王宇文宪聘任他为记室,不久被封为封当亭县公,升迁为小内史 。不过似乎贺若弼忘了父亲锥舌刺血的告诫,还是经常和别人议论朝政,一次上柱国乌丸轨向北周武帝说,“太子非帝王器,臣亦尝与贺若弼论之 。”北周武帝便派人把贺若弼叫来询问 。
这时贺若弼才想起老爹的告诫,矢口否认自己参与了议论 。两人退下后,乌丸轨十分生气,说贺若弼背叛了自己 。贺若弼说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所以不敢轻议也 。”当这个太子即位后,乌丸轨被杀,贺若弼则逃过一劫 。此后贺若弼率军与陈国交战,因功被封为寿州刺史、襄邑县公 。
杨坚担任丞相后,尉迟迥作乱,杨坚非常担心贺若弼会响应,急派亲信长孙平取而代之 。581年志在一统天下的杨坚称帝,向人查访能平定江南的人,宰相高颎便推荐道:“朝臣之内,文武才干,无若贺若弼者 。”杨坚便封贺若弼为吴州总管,镇守江北要地广陵,让他整军经武,为灭陈作准备 。
此后贺若弼上平陈十策,隋文帝非常赞许,赐以宝刀 。588年隋朝正式大举伐陈,贺若弼任行军总管,从广陵进军 。589年正月初一,隋军趁陈军不备,分路渡过长江 。贺若弼部率先行动,从袭取南徐州,擒其刺史黄恪,俘获敌军6000余人,但均予优待释放 。而且贺若弼大军所到之处,军令严肃,秋毫不犯 。
不久贺若弼大军驻扎在蒋山的白土冈,陈将鲁达、周智安、任蛮奴、田瑞、樊毅、孔范、萧摩诃等率领劲兵抵抗 。贺若弼率军殊死奋战,最终大破陈军,俘获无数,萧摩诃等将纷纷被擒,经此一战,驻守金陵的陈军主力被全部消灭,贺若弼向金陵进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