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刘先银经典点说《灵宪》左苍龙连蜷,右白虎猛据,前朱雀奋翼,后灵龟圈首( 五 )


文章图片


风雨|刘先银经典点说《灵宪》左苍龙连蜷,右白虎猛据,前朱雀奋翼,后灵龟圈首
文章图片


风雨|刘先银经典点说《灵宪》左苍龙连蜷,右白虎猛据,前朱雀奋翼,后灵龟圈首
文章图片


河图洛书为中华文化的源头 , 是周易数术的根基 。 其最有名的出处来自于《易传-系辞》中的“河出图 , 洛出书 , 圣人则之” , 古人据此认为八卦就是根据这两幅图推演而来的 , 从而成为易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 由于历代皆认为它们是“龙马负之于身 , 神龟列之于背” , 所以多少世纪以来 , 河图洛书一直披上神秘的外衣 , 公认为中华民族文化起源的千古之谜 , 是难以参透的天书文化 。
洛书在中华文化史上 , 仅留下了“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其中”的歌诀 , 从未闻有具体疗法产生 。
洛书还有疗法?天书文化还能产生出技术?许多文化、中医、易学及道林修行的老前辈看了我在《武魂》等媒体的论文“神奇玄妙的洛书疗法” , 开始不解 , 后经实践后确实行之有效 , 纷纷惊喜地来函询问 , 并感慨这一炎黄圣学终于保存了下来 。 此术乃乙亥年我偶遇数术门一前辈相授这一上古奇技 , 深觉言简意深、妙趣无穷 , 具有疗效好、见效快、无痛苦、不需花费钱财、不用辅助器械 , 绿色健康、人人可行、随手可施等诸多优点 , 假如持之以治病救人 , 深积功德;用之以学术研究 , 重振国医 。 符合我中华文化人天相应的大统一健康观 。 在倡导“全民健康”的今天 , 公开此法 , 让祖宗圣学后继有人 , 也不为罪过 。
“天地之至数也 , 始于一而终于九 。 ”(《灵枢》) , 洛书之象 , 则是天地至数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 。 在中医圣典《灵枢-九针》中 , 曾专门有文字阐述洛书九宫与人体肢体、身形相应的人天全息之数理 。

我们认为:在洛书这九个天地至数在人体的分布管辖范围中 , “9”为头 , 其实 , 头、喉、颈、脊椎、心脏、小肠都属于“9”的区域;“2”、“4”为肩 , 还应该包括左右手(从耳至手指的这一线) 。 “6”、“8”为左右足 , 还应该包括从腹股沟到脚趾的这一线;左3右7 , 中医认为是“左肝右肺” , “3”:为肝、胆、带脉 , 属于整个躯体的左侧;“7”:为肺、乳腺、带脉 , 为整个躯体的右侧;“5”居其中 , 为丹田、黄庭区域 , 还应该包括肝、肾及六腑;“1”为人体任脉下端(肚脐至生殖器)的这一线 , 包含生殖系统 。
知道了这九个天地至数在人体的“行政区域” , 我们再来了解它们的敏感点(相当于首府) , 运用敏感点治病 , 立竿见影 。 “2”、“4”的敏感点在耳垂 , 还有手掌月骨之中的粒骨点上 , 这在数术家医派中叫做“气门” 。 “3”、“7”的敏感点在带脉上 , 胁下左右双侧 , 这是一个区域 , 在本派中 , 素有“带脉通、全身松”之语;“6”、“8”的敏感点在腹股沟中央、血海穴、委中穴及经外奇穴“畅通点”;“9”的敏感点在人中穴与鼻根交界处的鼻根点 , 施术时多用一手覆头 , 另一手拇指内侧横向上推至百会穴方向 , 一紧一松 , 有醒脑、急救之妙用 。 还有就是双耳尖直上约二横指处的头上敏感点和脊椎临时压痛点 。 “1”的敏感点在会阴穴;“5”的敏感点在神阙穴 。
研究洛书时 , 我们都会留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即洛书这样排列的九个数字 , 其纵、横、斜向相加 , 其结果都是“15” 。 这正与《易纬》中“一阴一阳合而为十五之谓道”的平衡适中思想不谋而合 。 祖国哲学认为:人 , 本秉天地之中和之气而生 , 万物之所以能生生不息是由于阴阳二气交感所致 , “保合太和 , 以利贞”的作用 。 天地人三才 , 人与万物在其中 , 天地阴阳适中 , 人与万物才能有生 , 故伏羲观象画卦 , 以中和为机要 。 《素问》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 , 以平为期 。 ”人处于健康状况时 , 阴阳曰平;若阴阳绝离 , 则失去健康、甚至生命 。 所以 , 疾病发生的最根本原因 , 就是人体阴阳错乱;而层出不穷的奇病怪病流行 , 则是大环境的阴阳失调 。 所以 , 平衡阴阳达到适中的状态 , 是我们修身、齐家、德行天下的重要指导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