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上诸葛亮一生致命失误是因为错用了姜维?( 二 )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被歇后语讥为非大将之才的廖化,认识都比姜维清醒:“‘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 。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他苦劝姜维,“连年征伐,军民不宁,兼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不要“强欲行难为之事” 。兵犹火也,不戢自焚 。战争是柄双刃剑,搞不好伤不到别人,却砍了自己 。廖化指出了当时蜀军的命门所在:智不出敌,力少于寇 。智谋不比敌人强,兵力明显比人家弱 。这样的状况,有个比较好听的说法,叫做知其不可而为之 。可问题在于,谁有那样的权力,把战争强加于蜀国百姓头上?上面关于蜀国前后期的人口数据,来源不同,直接对比未必合适,但有一点还是要引起注意:《晋书·地理志》说,公元221年蜀有二十万户、九十万人,《蜀记》则记载,到公元263年,这两组数据分别为二十八万和九十四万 。假定这两组数据可靠,那么在四十二年里,蜀国户数增加了四成,但人口的增长仅有百分之四强,两者之间相差悬殊 。这是怎么回事?我们无法不联想起蜀军的连年征战 。这些意见姜维当然都没有听 。
姜维最大的悲剧在于,他还是个饱学之士,正人君子,一心为公 。名臣郤正这样评价他:“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如果是个小人佞臣坏蛋,我们大可扔下书卷,骂两句解恨,但对于姜维,又实在不忍加之恶言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南宋奸相贾似道:“阃才有余、相才不足” 。当时南宋称安抚使、制置使为阃帅,基本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只不过兼管部分民政 。读到这个评论,我经常会想起姜维 。尽管他从来不曾居于相位,但自公元253年费祎醉酒、被魏国降将郭循刺杀之后,姜维在群臣中对蜀国的影响最大,几乎将整个蜀国都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不是丞相也差不多 。
将忠良姜维与奸臣贾似道并举,感情上过不去,但结果确实很像 。我们当然不能将蜀国的快速灭亡归咎于姜维 。当时黄皓乱政,后主昏庸,都是亡国之因 。可尽管如此,还是得指出姜维在防卫部署上的重大失误 。这个部署就是所谓的“敛兵聚谷” 。前面说过汉中的重要 。除了诸葛亮,蒋琬和费祎都曾长期在此驻扎 。从魏延镇守汉中开始,险要之处都设立营寨,充实兵力,敌军进攻则凭险据守,使其难入一步 。诸葛亮死后,魏国大司马曹爽为了树立威信,贸然伐蜀,王平御敌,也采取这个办法,最终曹爽只得无功而退 。姜维认为这是防御姿态,无法达到歼敌的目的,于是建议朝廷,废除散落各处的营寨,全军集中起来,分别驻扎于汉、乐二城 。军事上的事情,主要靠姜维拿主意,因此朝廷自然要采纳,于是便令汉中都督胡济退驻汉寿、监军王含驻守乐城(今陕西勉县东),护军蒋斌驻守汉城(今陕西城固东) 。
这个办法貌似积极,其实弊大利小,等于是放弃险要,自拆樊篱,很快就显出恶果 。后来钟会攻汉中,几乎就是探囊取物 。以往人们责难姜维,主要着眼于他后来的假投降 。这个观点未免迂腐 。姜维最大的失误主要集中在两点:战略而言,不该频繁用兵,九伐中原;战术而言,不该“敛兵聚谷”,放弃险要 。这跟直接抛弃汉中差不了多少 。南宋郭允蹈在《蜀鉴》中,甚至直接以后面这个原因,指责姜维误国亡蜀: “蜀之门户,汉中而已 。姜维之退屯于汉寿也,撤汉中之备,而为行险侥幸之计,则根本先拔矣 。异时钟会长驱直入,曾无一人之守,而敌已欣然得志 。初不必邓艾之出江油,而蜀已不支,不待智者而能见 。呜呼,姜维之亡蜀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