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韩信究竟死于谁人之手:韩信有没有谋反?( 二 )


当时齐国有一个著名的辩士蒯通,也来游说韩信 。他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分析利害关系,两次奉劝韩信反叛,并向他指出继续听命于刘邦的危险性,“韩信犹豫不忍背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谢蒯通” 。意思是说韩信有些心动,但仍然不忍心背叛刘邦,又认为自己劳苦功高,刘邦不可能对他怎么样,所以最终还是拒绝了蒯通的劝说 。
韩信被刘邦重用四年后,也就是前202年末,韩信率各路汉军约四十万大军,在垓下(安徽灵壁东南)将项羽的十万兵马团团包围 。入夜,韩信令汉军四面唱起楚歌,终使楚军丧失斗志,被汉军一举聚歼灭 。项羽仅带二十八人冲出重围,逃至乌江,又被韩信的部队追击,项羽吟颂了著名的《垓下歌》后,挥剑自刎,楚汉战争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结束 。
韩信为汉王朝的建立所作的贡献是决定性的,司马光就认为:“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韩信之功也 。”然而,楚汉战争结束后,韩信的不幸也来临了 。垓下之战结束后,刘邦还至定陶,只带了几个随从,在韩信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冲进他的军营,把韩信的官印和兵符全都收缴 。韩信一下就成了光杆司令 。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刘邦对帮助他得到天下的功臣,猜忌心很重,韩信功高至伟,尤其被猜忌 。
被夺印后的第二年,刘邦大封功臣,把韩信封为楚王,理由是,那里是你的家乡,你对当地情况比较熟悉,但并没有给他任何兵 。此时,韩信成了没有牙齿的老虎,只能听从刘邦的摆布 。
谋反之谜
韩信在楚王位上只待了四个月,朝廷就发生了一件事 。有一天,刘邦急急召见群臣,说:“有人告发楚王韩信要谋反,怎么办?”
这个告密者到底是谁,《史记》中没有说,只说“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 。当时韩信已经是个光杆司令,假如是刘邦想收拾韩信,直接动手即可,没有必要采用欺诈的手法 。所以,可以断定,这个告密者是存在的,而且摸透了刘邦的心理 。韩信与刘邦并非心心相印,早在楚汉战争期间,刘邦被项羽围困固陵,急切希望韩信来解救 。但韩信却趁火打劫,向刘邦讨要自己刚攻占下来的齐地,而且要封他为齐王 。起初刘邦不肯,但因为保命要紧,再加上手下人的劝说,最终咬着牙让韩信做了齐王,但是心里一定记着这个仇 。所以,即使韩信没有造反之意,由于偏见,刘邦也会相信韩信要造反 。大臣们都认为告密属实,所以异口同声地骂道:“亟发兵,坑竖子耳!”翻译过来就是:“赶快派兵攻打,活埋了那个王八蛋!”但是考虑到韩信是个打仗的天才,刘邦的臣子中没有与之对抗的人物,于是刘邦最终采取了陈平的调虎离山之计:刘邦假装巡视云梦(今湖北江陵一带),把韩信诓去,然后只用一个壮士就能生擒他 。
韩信收到消息后,意识到刘邦来者不善 。他左思右想,自己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最后想到了自己的老乡,曾经追随项羽的大将钟离昧身上 。
当年项羽自杀,钟离昧并没有陪项羽共赴黄泉,而是逃到楚地,投奔好朋友韩信 。在此期间,刘邦曾通缉过钟离昧,但一直毫无线索 。韩信认为,大概是有人告密,捅出了此事 。韩信有点后悔当时收留钟离昧了 。这时有人建议韩信杀了钟离眛去谒见高祖,高祖必定高兴,也就不用担心祸患了 。韩信思之再三,当面与钟离眛商议此事,钟离眛说:“刘邦之所以不攻打楚国,是因为我在你这里,如果想逮捕我去讨好刘邦,我今天死,随后亡的定是你韩信 。”说完钟离昧自杀而亡 。据说钟离昧自杀前,说韩信:“你真不是一个仁厚之人!”这件事说明韩信并不是一个好朋友,但也说明,他在当时没有背叛刘邦的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