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一卷珍藏的档案!看完《长津湖》忍不住又破防( 二 )
当年担任志愿手术大队顾问的裘法祖教授在自传体回忆录《写我自己》中写道:“每周有大批伤员到达,我们连夜接待进行治疗。其间,我们还担任(长春)军医大学青年医生的教学工作,上课、作报告。”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为伤员手术
医疗队工作条件与上海相比显得十分艰苦。尽管队员们出发时从上海调配了大批优质手术器械,装箱运来一百多个手术器械包,然而药品缺乏,全院只有300 支青霉素的配额,经过院长批准才能使用。
志愿军伤员一批批送到这里,手术一台接着一台。裘法祖、张涤生及王飞鹏、耿兆麟、刘春生、戴植本这些日后成为我国外科界翘楚的医生,日以继夜地忙着做手术。外科医生金士翱负责组建专门的“麻醉小组”,他和另一位外科医生,有时一天负责二十多台手术的麻醉工作,日夜值班,废寝忘食,保证了麻醉质量。
文章插图
【 长津湖|一卷珍藏的档案!看完《长津湖》忍不住又破防】赵华月参加抗美援朝
文章插图
胡玉明在前线
文章插图
参加抗美援朝的女医务人员
护士除了完成治疗任务,还要承担为伤员洗澡、洗衣等生活照料。“一切为了伤病员”成为每个医疗队员的自觉行动,“一心赴救,为支援抗美援朝建功立勋” 的热潮在全队兴起。
为了使大量烧伤、冻伤官兵能够得到集中医治,在颌面外科专家张涤生建议下, “冻烧伤治疗中心”建立,这也是当时中国第一个整形外科治疗中心,后改建为志愿军后勤部颌面外科治疗中心。著名骨科专家屠开元教授帮助长春军医大学(后为白求恩医科大学)建立骨库,使诸多骨伤志愿军战士避免了伤残。医疗、护理、教学、管理都围绕着志愿军伤员的救治紧张而有秩序的进行着。一批当时领先的腹部外科、骨科、胸外科技术,如战伤假关节治疗、脊椎融合手术在这里开展起来了。
据上海档案馆保存的资料统计, 两个大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手术2239 人次,教学8843小时,专题学术报告88 次,编写战地教材涵盖耳鼻喉科、眼科、矫形外科、腹部外科、X光及石膏绷带等多个学科,均为各队之首。
功臣伉俪
文章插图
戴植本是手术大队的外科医生,何绣章是外科护士,当年他们同时踏上了北上抗美援朝的列车并安排在一个小队,共同的使命,相互的关爱,让两颗年轻的心慢慢靠近了。正当他们憧憬着完成医疗队任务回上海的时候,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决定抽调一批年轻医生进行野战外科集训,培训一批战地医生。戴植本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何绣章积极支持他。
1951年9月,戴植本进入志愿军野战外科训练班,3个月后赴朝任医生兼任军卫生队教员。他后来曾提到过消灭南朝鲜伪首都第一师(白虎团)的那次战斗,那也是结束朝鲜战争的最后一仗。天上下着大雨,炮弹密密麻麻地倾泻着,天空被染红了,炸弹常常在耳边呼啸而过。戴植本淡然地说,类似的经历不知多少次,常常是飞机在头顶盘旋,炮弹从眼前飞过,一次竟有两枚重达500磅的航空炸弹落在身边,幸而没有爆炸,事后大家还和炸弹合影。
朝鲜战争停战后,戴植本戴着朝鲜政府授予他的一枚军功章回到学校,迎接他的有领导、有师长,还有爱情。著名妇产科专家、医院抗美援朝委员会副主任金问淇教授亲自为这对功臣主持婚礼。
- 宁国市|全网寻人!八旬长津湖战役老兵捐款40余万,他还有个心愿
- 事务局|全网寻人!长津湖战役老兵捐款40余万,他还有个心愿…
- 长津湖|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合恒堃集团组织公益观影活动
- 胡灯云|界首百名退役军人看《长津湖》抗美援朝“老兵”再忆当年
- 伤员|视频|临沂老兵韩寿春是长津湖战役亲历者:从战场撤伤员惨烈程度远超电影
- 志愿军|长津湖战役埋伏中冻掉四肢 志愿军老兵靠着这本书重拾信心
- 辅警|她把一封感谢信,小心翼翼珍藏了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