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经济:北方经济比较落后不如南方( 二 )


南方除了粮食作物兴盛之外,在茶叶、丝绸与棉花等经济作物也十分兴盛,且进入专业化的地步 。当时茶叶除了种于山区之外,也有建立于平地丘陵制之上 。根据《四时纂要》记载当时江南茶园时分发达 。五代时,楚国马殷对于茶叶、植桑养蚕与棉花十分兴盛,带动楚国的商业与贸易发展 。闽国发展经济产物茶叶,又奖励海上贸易,大举提升当地的经济 。
手工业
诸国混战虽然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但社会生产仍未中断 。即使在华北地区,后梁建国初和后唐明宗在位时,都曾分别采取某些恢复生产的措施 。后周时,手工业如纺织、造纸、制茶、晒煮盐等生产也有所发展 。
雕版印刷最初是在民间流行,在五代十国时期尤为突出,其中以江南和巴蜀两地比较发达,不仅有民间书肆出售的佛经和日用各书,而且士大夫阶级所读的儒家经典也用雕版印刷发行 。雕版印刷较发达的前蜀,印刷品主要是占卜书、字书等 。到后蜀时专门印制,导致“蜀中文学复盛” 。公元932年后唐宰相冯道提议官方采行雕版印制《诗经》、《书经》、《礼记》等等九经,出现官方大规模印刷 。这个计划由国子监实现,没有因为战乱而中止,直到953年后周时期才刻印完毕,共二十二年 。从此,刻本“九经”广为流传 。此后朝廷刊印经书的数量增加,这个任务也交给国子监负责,书版也收藏在国子监内,被称为“监本” 。
五代亦为陶艺的重要蜕变期,也是由民间走向官方制窑 。民窑与官窑分道扬镳,争奇斗艳,成为一色釉瓷器盛行的时期 。官方创设官窑,专门供应皇室和官员所用 。在北方有后唐、后周的御窑,在南方有吴越国的秘色窑,西南方有前蜀、后蜀的官窑 。而民间也保持优良的传统,例如位于河北的定窑即十分兴盛 。而吴越国的越器,其烧制技术优良,十分有名 。五代的陶瓷匠师更是创造出“雨过天青”的传世之宝,成为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 。制窑技术也远传国外,918年后梁时期时,高丽便学会中国的造瓷技术,并在康津设立了窑厂,此后又陆续传到了日本及西方各国 。
澄心堂纸是五代时期的名纸之一 。五代南唐后主擅写诗词,喜欢收藏书籍和纸张,为此将金陵官府的一幢房子命名为澄心堂,作为作诗藏书之地 。南唐后主还特地令四川造纸工匠来到澄心堂,仿照蜀纸制成一种质地优良的新纸,并命名为“澄心堂纸” 。因为澄心堂纸的质量非常好,以至一纸值百金,是纸品中的佼佼者 。此后宋朝、清朝也都学习南唐的技术,生产并使用了这种纸 。
对外贸易
由于诸国林立,兵祸连年,商贸往来受到了严重影响 。如蜀国法令规定:“不许奇货东出”后周规定贩运食盐不得逾越漳河 。但是,通商贸易、互通有无是大势所趋 。华北需要的茶叶经常通过商人南来贩运,南方茶商的行踪也远至河南、河北,他们贩卖茶叶,买回缯纩、战马 。江南人所需的一部分食盐也依赖华北供应 。北方诸国从契丹、回鹘、党项买马蜀向西边各少数族买马 。南方的吴越、南唐、楚、南汉等国以进贡方式和北方进行贸易 。吴越、闽国与北方的贸易主要是通过海路 。
对外贸易也很兴旺,东自高丽、日本,西至大食,南及占城、三佛齐,都有商业往来 。明州、福州、泉州、广州都是外贸重要港口 。吴越、吴国和南唐从海外输入“猛火油”使用,还从海道再输往契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