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 , 伯约在蜀汉防务上作了调整 , 这也遭到了重大的非议 。史书记载:“初 , 先主留魏延镇汉中 , 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 , 敌若来攻 , 使不得入 。及兴势之役 , 王平捍拒曹爽 , 皆承此制 。维建议 , 以为错守诸围 , 虽合周易“重门”之义 , 然适可御敌 , 不获大利 。不若使闻敌至 , 诸围皆敛兵聚谷 , 退就汉、乐二城 , 使敌不得入平 , 且重关镇守以捍之 。有事之日 , 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 。敌攻关不克 , 野无散谷 , 千里县粮 , 自然疲乏 。引退之日 , 然后诸城并出 , 与游军并力搏之 , 此殄敌之术也 。於是令督汉中胡济却住汉寿 , 监军王含守乐城 , 护军蒋斌守汉城 , 又於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皆立围守 。”如果这个计划可以完全按照伯约的设想实现的话 , 对于蜀汉来说无疑是大为有利的 , 而且在当时蜀汉兵力不足军费耗资巨大的情况下 , 伯约提出的这个计划自然是为了蜀汉着想的 。诱敌深入 , 以逸待劳 , 请君入瓮也是兵家常用之法 。但可惜这个计划在执行时出了问题 。一是蒋舒投降 , 二就是刘禅发兵不及时 , 导致这个计划的失败 , 蜀汉也由此灭亡 。
姜维
历代批评家中最不客气的是孙盛 。他说伯约不忠不孝不义不节 。伯约真是太冤了!伯约投降蜀汉 , 无论是因为马遵不让他回去还是因为冀县人民要他去代表他们投诚 , 都表明了伯约是迫不得已的!根本不是有心叛魏 , 更不是战败而降 , 而是当权者昏庸猜忌或民心所向而致 。而且当时蜀汉政治清明 , 其国家秩序为三国之最 , 贤臣择主而侍 , 理所当然!当时魏国也没把姜维降蜀之事看的太严重 , 认为他是迫不得已的 , 并没有对其家人进行处罚 。而且他见到了诸葛亮 , 表明了自己心存汉室 。效忠于汉 , 当然比效忠于篡汉的魏好多了 。母召而不回 , 是忠孝不能两全 , 值得原谅 。说的深一点 , 是舍小孝而取大孝 , 更令人赞赏 。他带兵打魏 , 是诛灭贼国 , 不是打家乡或旧邦 , 不应称为不义 , 而是大仁大义 。国亡而不自杀 , 一是为了遵奉后主之命 , 二则留有用之身以图后计 。何况他最后是为复国而死的 。不节之说又如何能成立?孙盛的批评完全错误!他和那些不知所谓的批评家一样 , 根本没结合当时的客观情况为伯约设身处地的着想 。
伯约身为大将军 ,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然而他却继承了诸葛亮系列的蜀汉官员形象 , 清净廉洁 , 后庭无丝竹之乐 , 侧室无姬妾之侍 , 屋舍简陋 , 室无余财 , 清心寡欲 , 岂如郗正所说的“只是一时的楷模” , 我说他简直是万世之表!
对于伯约 , 我有太多太多的惋惜 。可以说他是虽得其主 , 未逢其时 。而后世众多的批评家却以成败论英雄 , 只因他投靠的不是地方 , 以至身死族灭 , 就贬损他 , 将一切一切的过错都推到他身上 , 说他“玩众黩旅 , 明断不周 , 终致陨毙” , 甚至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大加贬斥!这是与史学褒贬之义不符的 。伯约何辜!生前倍遭排挤 , 受尽冷眼 , 死后还要面对千夫所指 , 一生忠义 , 一文不值 。身前身后都如此孤寂 。成王败寇 , 误人不浅!
- 谁会想到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竟也是个赌神
- 你知道各地牛郎织女的传说是如何起源的吗?
- 古代仓颉造字的典故究竟是不是真的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 霍光辅佐了那么多皇帝,其被灭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三国里被诸葛亮说脑后有反骨的魏延,是真的冤枉还是死在造反的路上?
- 木瓜的功效是什么 木瓜有哪些吃法
- 揭秘吴三桂缘何令儿媳痛苦一生?吴三桂儿媳是谁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六位全才皇帝:最有才皇帝是谁?
- 三国时代的四大丑女都嫁给了谁?四大丑女是谁
- 武则天的第一位面首是由谁引荐的?武则天男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