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出戏是折子戏《仙缘》,写的是什么呢?写的是黄粱一梦的故事 。脂砚斋对此的批语特别惊动红学研究者,这个大家就都没法猜了 。脂砚斋说,点这出戏埋伏的是什么呢?是什么伏笔呢?是“伏甄宝玉送玉” 。就是在八十回以后会有一个重要情节,甄宝玉这个人物要正式出现,而且他有一个行为就是送玉,这个甄宝玉送的什么玉?为什么要送玉?送完玉以后又出现了什么情况?现在一概不得而知,我也不再去猜测,因为这个目前实在是没有线索 。
第四出戏也是折子戏,是《离魂》,《牡丹亭》里面的 。脂砚斋的批语说得很清楚,就是“伏黛玉之死”,因为我们现在主要是探究贾元春,黛玉的事情我们暂时按下不表 。
除了元春省亲时的点戏对贾元春的结局有所暗示之外,《红楼梦》里还有相关的描写,也起了暗示的作用 。在《红楼梦》第二十二回的下半回“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就通过元宵节时贾府众人制谜猜谜的故事,暗示了这些人物各自的命运 。其中,贾元春所制灯谜最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上一讲里我提了一下,现在来详细地加以分析 。
在省亲后的元宵节,元春带头写灯谜,引出了荣国府里的灯谜大会 。她写了一个灯谜,这个灯谜的谜底是炮竹 。这个灯谜是这么写的:“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这个谜语意思是很浅白的 。她把自己比喻成一个炮竹,“能使妖魔胆尽摧”,为什么她自己有这样一种情怀呢?就是因为我上一讲所讲的,她自己“二十年来辨是谁”,她发现自己家族里面居然藏匿着一个义忠亲王老千岁的女儿,她认为这样做是不符合皇家的规定的,是违法的,是一种妖魔的做法,是不对的;特别是因为她本人,在小说里面也设定为荣国府的人,她对宁国府可能本来就没有什么好感,尤其对贾珍这样的人,她没有好感,所以她觉得她自己“能使妖魔胆尽摧”,很有勇气 。她“身如束帛气如雷”,之所以能够去揭发秦可卿,她觉得是道理、正义在她这一边,在她手里面,她一身正气,所以气势如雷,义无反顾 。她“一声震得人方恐”,最后出现了什么事态呢?秦可卿不得不死 。而她自己又怎么样呢?“回首相看已化灰” 。
别人回过头一看,您很快化为灰了 。就这么个谜语 。脂砚斋在这个谜语旁边是有批语的,批语就把这个谜语的内涵解释得更清楚了 。她这么说的,“此元春之谜,才得侥幸,奈寿不长,可悲哉!”什么叫侥幸?就是说她之所以获得皇帝的宠爱,不完全是因为她本身的素质,还因为她有某种贡献,一个贡献可能就是因为她揭发了家族的一个不应该做的事,还有就是“榴花开处照宫闱”,她可能怀孕了 。所以她很侥幸,得到皇帝充分的信任 。但是,“奈寿不长”,她的命太短 。所以高鹗说她活到了四十三岁,不但和曹雪芹前面的描写不相合,和脂砚斋的批语也不合 。你老说我现在的分析是巧合、巧合,那你那么喜欢高鹗的话,高鹗他怎么就那么不巧啊?怎么就那么拙啊?怎么就老不能合呢?你续书,你就得合啊!高鹗的写法不合,是不是?
贾元春悲惨地死去,那么她死在谁的手里呢?因为八十回后文字我们看不到了,不好做非常具体细致的猜测,但是大体而言我们也可以了解到,贾元春之死应该是在贾家彻底败落之前 。那不应该是八十回以后最后几回的故事,应该是在写到整个贾家家族大败落之前发生的事,她作为一个前奏,她的死亡应该是在那样一个节点上 。
到第八十回,故事的真实的时代背景,已经写到乾隆三年了,写到那一年的深秋了,宝玉吟出了“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的句子;八十回后,应该很快就写到乾隆四年的事情 。乾隆四年春天,发生了所谓“弘皙逆案”,就是弘皙那一派趁乾隆离宫外出春狩,实行了对他的谋刺;但是没有成功,并且也不再是“大不幸之中又大幸”,弘皙那派这回是彻底地“大不幸”了,乾隆快刀斩乱麻,果断地处理了此案 。对外他尽量不动声色,似乎朝政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对弘皙一党则分化瓦解,有的参与者处理得相当轻,对弘皙本人也没有处死,而是把他拘禁到景山东果园里严密看管 。
- 揭秘:一向丧权辱国的慈禧为何敢向全世界宣战?
- 三国最大悬案费祎遇刺案谜题揭秘,一道诏书说出幕后黑手
- 揭秘袁世凯的妻妾们如何应召临幸轮流值宿
- 阿房宫是谁烧的?揭秘大秦帝国阿房宫消失之谜
- 揭秘:四大名著《水浒传》人物绰号被误传千年
- 揭秘历史上称霸西域百年的女儿国凶狠彪悍
- 程婴救孤的故事揭秘历史上真实的赵氏孤儿
- 揭秘道光孝全成皇后死因之谜:盛年暴崩死因不明
- 揭秘:大清朝康熙皇帝为什么会起名叫作玄烨
- 揭秘清朝雍正皇帝的死因:竟是被敏感词折腾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