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退位揭秘唐睿宗李旦两次退位的历史之谜( 二 )


【两度退位揭秘唐睿宗李旦两次退位的历史之谜】武则天死后,唐中宗李显懦弱无能,结果朝政大权落到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之手,原来发动政变恢复唐朝的功臣、宰相张柬之也被他们贬官驱逐,太子李重俊被杀 。韦皇后效仿原来武则天的做法,让自己的兄长韦温掌握大权,对于女儿安乐公主的违法卖官鬻爵也不加制止,大加纵容 。
景龙四年(710)六月,中宗被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杀 。改立少帝李重茂,改元唐隆 。起初,宰相十几人集体商议并由上官婉儿执笔的中宗遗诏是由韦后以皇太后临朝称制,而以时为安国相王的睿宗加太尉参谋辅政 。后来,韦后的党羽认为不应该用相王辅政,实际上是韦后想仿效武则天把持朝政,把睿宗当作了一大障碍,是对曾经做过大唐皇帝和皇嗣的睿宗心怀疑忌 。睿宗在先有中宗顾托遗志,而韦后自怀私心剥夺其辅政权力的时候,他也从没有正面争锋,一如既往地恭俭退让,避免遭到已经把持了朝政的韦后的陷害 。这说明睿宗在躲避政治斗争漩涡的冲击时,具有寻常人不曾具备的高超本领 。
由于倒行逆施,韦后最终走上了末路穷途 。睿宗的三子李隆基、妹妹太平公主等联络禁军将领拥兵入宫,将韦后诛杀,废黜少帝李重茂,拥立睿宗重新登基,史称“唐隆政变” 。根据史书记载,在这场宫廷政变成功后,王公百官上表,认为国家多难,应立长君,认为睿宗李旦众望所归,推举他即位 。在少帝下诏让位的时候,睿宗依旧上表推让 。在众人的强烈要求下,他才勉强同意 。唐隆(710)元年六月二十四日,睿宗即位于承天门楼,大赦天下,李隆基也因功被立为太子 。
但由于唐睿宗李旦优柔寡断,不愿和太平公主发生正面冲突,总是忍让 。而太平公主则认为是自己给了他做皇帝的机会,功劳巨大,所以她掌握了朝政大权 。随着自己势力的强大,太平公主的野心也膨胀起来,想像母亲那样也做做女皇 。
太平公主的主要对手便是太子李隆基,开始她没把他放在眼里,觉得他还年轻,但后来了解了李隆基的英勇果断之后,就开始防范他 。她制造舆论说,李隆基不是长子,没资格做太子,更不能继承皇位 。太平公主的目的是要废除李隆基的太子身份,为自己以后做女皇帝开路 。
到公元712年,睿宗李旦怕在这样下去,李唐江山又大乱,于是毅然把帝位让给了儿子李隆基 。只是仍然掌握了朝政大权:朝廷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和军政大事的决定权 。睿宗的让位加剧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 。双方都在积蓄力量,准备除掉对方 。
在公元713年的七月三日,唐玄宗李隆基果断地先下了手,亲自率领兵马除掉了太平公主和她的手下骨干几十人,将倾向太平公主的官员全部罢官废黜 。唐玄宗终于掌握了皇帝应有的权力 。当年,唐玄宗把年号改为开元,表明了自己励精图治,再创唐朝伟业的决心 。